【摘 要】
:
氢化锆是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理想的固体中子慢化剂材料,但在反应堆服役温度和气氛下,氢化锆的慢化性能会因氢损失而降低;阻止或减缓氢化锆中氢损失的有效方法是在其表面制备阻氢渗透膜层。氧化物膜层、氮化物膜层和碳化物膜层具有较好的阻氢性能,并在不锈钢阻氢渗透方面得到较深入研究。在氢化锆表面制备阻氢膜层方面,已有原位氧化、原位磷化-氧化、微弧氧化、溶胶凝胶、表面电镀铬等研究,制备出的膜层主要为ZrO2、含磷Zr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化锆是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理想的固体中子慢化剂材料,但在反应堆服役温度和气氛下,氢化锆的慢化性能会因氢损失而降低;阻止或减缓氢化锆中氢损失的有效方法是在其表面制备阻氢渗透膜层。氧化物膜层、氮化物膜层和碳化物膜层具有较好的阻氢性能,并在不锈钢阻氢渗透方面得到较深入研究。在氢化锆表面制备阻氢膜层方面,已有原位氧化、原位磷化-氧化、微弧氧化、溶胶凝胶、表面电镀铬等研究,制备出的膜层主要为ZrO2、含磷ZrO2、Cr-CrOx、SiO2-ZrO2、SiO2-Al2O3等氧化物膜层;在氢化锆表面含N膜层方面,以尿素高温分解气体为气源制备出了含N的ZrO2基膜层,但目前尚无以氮化物为主相的氢化锆阻氢渗透膜研究,对于氮化物膜层的生长机制和阻氢性能有待深入揭示。基于氮化物具有优异的阻氢渗透性能,本文以在氢化锆表面制备氮化锆基膜层为目标,研究了以氮气为气源原位氮化的可行性、氮化膜层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氮化膜层成分、组织结构特征、氮化膜生长动力学及其阻氢性能,并对现有氢渗透速率/氢含量测试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最后对氮化膜层阻氢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价。采用TG-DSC和高温XRD分析技术,在室温至800℃条件下,研究了氮气、氩气、空气气氛下氢化锆气-固相界面化学反应和基体相转变规律,并探讨了氮气气氛下表面生成氮化膜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氢化锆表面在600℃左右生成ZrN,氮化膜层由ZrN、ZrO2、Zr-N-H三元化合物等组成;与氩气气氛相比,在氮气气氛下氢化锆未发生δ→β相变,并且ε→δ相变温度由710℃升高到765℃,膜层具有明显阻氢渗透效果。研究表明以氮气为气源在氢化锆表面原位反应制备阻氢渗透膜具有可行性。分别以N2和N2+H2为反应气源,深入研究了 500~800℃、保温时间5 h和20 h条件下原位氮化膜层生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纯N2和N2+H2混合气氛500℃、600℃、700℃条件下膜层生长不明显,在800℃时分别获得了厚度约为1.6 μm和5 μm的膜层;在N2气氛800℃条件下,5h和20 h获得的膜层厚度无明显区别;表明温度是膜层生长的第一影响因素,其次是反应气氛,制膜时间对膜层生长影响最小。获得了氢化锆原位氮化制备阻氢渗透膜新工艺:恒温温度800℃,N2+H2混合气氛,恒温时间20h。新工艺制备的ZrN基阻氢渗透膜主要元素为Zr、N,次要元素为O,各元素由表面到膜层内部的变化规律是:Zr含量逐渐增加、N含量先增加后减小,O含量逐渐减小;XRD测试表明膜层主要物相为ZrN,次要物相为ZrO2、ZrO、ZrN(NH2)和ZrN0.36H0.8,XPS谱分析表明膜层中存在ZrNx、ZrO2、以及O-H、N-H等化学键。结合AES元素分布分析探讨了氢化锆表面氮化膜的生长动力学,获得纯N2气氛800℃时N、O原子扩散系数分别为1.59×10-12 cm2/s和1.02×10-14 cm2/s,均低于N2+H2混合气氛下的结果(5.34×10-12 cm2/s 和 8.14×10-14 cm2/s),表明气氛中H具有促进N、O原子扩散的作用。N2+H2混合气氛下N、O原子扩散激活能分别为205.605 KJ/mol和68.507KJ/mol。氮化膜生长影响因素和动力学结果共同揭示了其在不同阶段生长机制:N2和N2+H2气氛中500℃左右的低温段,主要为气氛中残余O在氢化锆中扩散生成ZrO2膜;600~700℃的中温段N、O共同扩散,形成复合膜层;800℃时以N原子扩散为主,是膜层生长的主要阶段。膜层自低温到高温的生长过程中,其阻氢渗透性能逐步提高,实现了制膜过程氢损失有效控制。最后,对氢化锆表面氮化膜层的阻氢性能和机理进行了探究。氢含量/氢渗透速率测试的三种方法评估表明,定氢仪法是测定氢化锆氢含量的可靠方法,可作为评价依据;真空脱氢-失重法测试氢含量受氮氧共脱除的影响,只适合基体氮氧含量低样品的快速测定;气相色谱法短周期测试结果存在较大波动,长周期测试结果趋于稳定,是一种可行的在线无损检测方法。对氮化膜层阻氢渗透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原位氮化膜性能优于原位氧化膜层。此外,对氮化膜层的阻氢机制和策略进行了解析:膜层中氮、氧原子对氢的捕获构成化学阻氢;以ZrN为主相的膜层的连续致密性构成了良好的物理阻氢作用;高温制膜(800℃)、低温服役(600℃)策略,充分利用高温和低温下膜层中N元素扩散速度的差异,保证了膜层的稳定性和阻氢渗透性能。本课题研究可为制备高性能阻氢渗透膜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为空间堆慢化剂设计和应用提供有益的科学参考。
其他文献
核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能源、环境以及材料改性等领域,同时也给公众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使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进行核辐射探测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现有的基于CMOS传感器的核辐射探测方法局限于遮光条件和静态场景,没有考虑运动物体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本文开创性地研究了 CMOS摄像头在动态场景下
广西地处岭南边疆地区,自古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在很长一段历史进程中,广西都以边远、蛮荒的形象存在,生产力水平、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但广西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金属矿产地,金、银、铜、铁、铅、锡、汞、锌等金属矿产开发历史悠久。尤其是自宋代开始,由于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和宋廷统治理念的转变,广西的矿产开发获得了空前发展。宋、元、明、清历朝在广西富矿区设场开采矿物,所开采的矿产除供应当地所需外
面部微表情是当人试图抑制、掩饰、伪装或者隐藏自己内心真实情感时,人脸会无法掩饰的出现一种短暂且不易被察觉的肌肉运动变化。它几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却更能反映人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动机。因此微表情在公共安全、临床诊断、刑事侦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在面部微表情识别中,肌肉运动强度低的特点,不仅突出了个体身份属性的干扰,还会导致人脸图像中只有局部的区域会出现细微的运动变化。因此在降低个体身份属性
埋地管线钢在土壤中会受到微生物的腐蚀影响,并在应力的协同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SCC),缩短管道使用寿命,严重威胁管线安全。本文选取X80钢为研究对象,针对土壤环境中具有硝酸盐还原性的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利用形貌观察、电化学、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及物相分析等手段探究了 B.cereus对X80钢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和机制。并利用腐蚀大数据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对B.cereus环境不同组织
模仿自然界飞行生物的飞行方式,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具有低噪音、低能耗、高隐蔽性、高机动性等潜在优势,在隐蔽侦察、环境监测、科教娱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现有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仿生度低、扑翼效率低、机动性能差、自主能力弱、飞行机理模糊等问题,开展仿鸟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设计与优化、自主飞行控制、仿蝴蝶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设计与飞行机理分析等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针对现有仿鸟扑翼飞行机器人
安全有效的供水和卫生排水设施(WASH)对于健康和有尊严的生活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控制SARS-CoV-2等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情况下,充足清洁的家庭供水对于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至关重要。刚果共和国黑角镇和坦杜博马村等水生态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粪便相关抗生素耐药菌(ARB)含量持续上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需要加强抗性菌ARB检测并采取有效的去除技术,以改善这些地区的水质和居民健康。紫外线(UV)
移动群智感知是指通过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手环)形成传感器网络,进行感知数据收集,进而完成环境监测以及道路车辆监控等一系列感知任务。本文将任务完成的全过程称之为任务执行过程。作为一种新型传感器网络的移动群智感知,任务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首先,感知任务的执行会对用户带宽、CPU等客观资源和用户时间、耐心等主观资源有所消耗。为此,在任务执行计划阶段,需要设定一个合适的任务定价,用于补
惯性神经网络作为一类特殊的神经网络,惯性项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系统动态性能的复杂性,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学者们已经在惯性神经网络同步控制与状态估计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难点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如何解决神经元之间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参数随机跳变问题;如何解决在系统状态可测时,跳变惯性神经网络的同步问题;如何解决在系统状态不可测时,利用估计信息研究具有参数跳变现象的惯性神
漆器是中国古代先民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活和礼仪用品。古代人们从发现漆的使用价值开始,便对漆的性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加工,通过添加一些天然有机材料来改变漆的性能。漆器以其精美别致的器物造型、多元的髹漆材料、繁复的髹饰工艺,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关于古代漆材料的分析研究多集中在漆器制作工艺上,漆膜中复杂的有机髹漆材料、油漆工艺历史、漆油比定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
二维系统与现代过程控制密切相关,在多维信号处理、多维数字滤波、热处理、重复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二维系统具有丰富的工程应用背景,至今仍是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工程实践中,二维系统同样有着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同样面临着故障带来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实际控制系统的性能往往需要在有限频域内进行描述。若不考虑系统本身发生的故障或者外部输入信号的有限频特性而采用全频方法进行处理,容易造成设计上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