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是人们行为的容器以及精神活动的场所,不同的功能引导着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其空间特征、影响因素、设计原则以及空间构成要素均有所不同。在公共建筑中,支持人们交往行为的空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空间,是公共交往空间中的特例,不仅承担着交往行为,同时也为共享信息的覆盖提供场所;而“微共享”空间,首先要归类于共享空间,同时又是基于人们对共享空间的需求及尺度限制下产生的新型共享空间模式,是指能够在相对尺度较小的空间中,为数量规模较少的使用者执行与常规大型共享空间相似的,并且是完整的、复杂多样的正式与非正式人际交往与资源共享等社会功能的微型共享空间。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寒地城市这一特定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建筑所在地特征引入到对“微共享”空间的研究当中,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整理,以及对寒地城市公共建筑“微共享”空间现状的实地调研,总结出一套针对寒地城市公共建筑中“微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现代共享空间的理论基本上被认为是由赖特的流动空间及波特曼的中庭共享空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赖特首先将以小木瓦风格的住宅建筑为线索的流动空间发展开来,通过中央为起点,向周围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扩张,形成空间整体的连通性和流动性:波特曼在此启发下,通过对巨大尺度的中央共享空间深入研究创作出的旅馆建筑,进一步确定了现代共享空间的视线自由、功能交汇、空间呈发散状等基本特征和内涵。而以黑川纪章的“灰空间”为代表的过渡空间在不同空间中的运用,又启发着“微共享”空间向一个更广泛的思路发展,使“微共享”这一空间行为渗透到建筑的各个细节当中。随着现代建筑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公共建筑“微共享”空间的设计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变化来自于多个方面,主要源自“微共享”空间在公共建筑中重要性的提升、“微共享”空间创作中制约因索的增多以及自然景观系统、建筑功能流线、空间行为、环境心理等角度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这些因素会对空间设计的可能性、任意性造成限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也能激发设计灵感,形成特色化的“微共享”空间。本文将从公共建筑“微共享”空间中关于中庭理论、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理论基础出发,深入探究其内在涵义及影响因素,一一列举在各个涉及领域影响下的空间构成,并从三大角度,即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以及人的视点出发,总结出在其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寒地公共建筑“微共享”空间的实地调研,整理和归纳出“微共享”空间的基本形态模式和在不同公共建筑中的设计要点,从各个角度分别阐释“微共享”的形态特征,并对其中的空间构成要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现代建筑智能化、生态化、以人为本等发展趋势下,理性推测“微共享”空间的设计重点将转移到如何利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的设计手法来保证建筑既能迎合大众的审美、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使建筑更加方便的功能要求,同时又能与自然生态的发展相统一这一论题上,从空间配置、生态导入、智能化及空间对人的心理导向上分出几个类别,即“伸缩性空间”的引入、与其它空间的灵活关联、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空间的智能化设计、空间与结构相匹配、空间的戏剧性设计、空间的立体化设计、空间的韵律感导入以及人与空间的充分互动。最后,通过全文对“微共享”空间各个相关理论和调研实例的分析,整理出了寒地公共建筑“微共享”空间在设计中的常见创作手法,并给出设计要点,从城市景观特色、建筑空间利用、边界、尺度、光线、材料、实体与空白等几个方而加以阐述,最终得出本文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