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响应公众的需求是政府的基本使命,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谋取公共利益,供给公共服务和产品,会使一一定的社会资源产生消耗,因此税收应运而生。征税的过程,是政府部门通过强制的方式将私人部门的合法财产转移到公共部门,这一转换过程必然会产生资源的耗费,这样的成本支出是不可避免的。在征税过程中,税务机关征税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叫征税成本,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所产生的成本叫纳税成本,二者合起来就称为税收征纳成本。长期以来,我国重视税收收入计划的完成而忽略税收征纳成本的现象比较严重,从政府、税务机关、纳税人乃至社会各界,“无本治税”、“无本纳税”的观点根深蒂固,长此以往,导致了我国税收征纳成本居高不下,浪费了大量资源。随着税制改革一波一波的来袭,这种资源消耗的现象愈加明显,倘若不及时控制,每次税制改革,都会出现一一个税收征纳成本支出的高峰值,相当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税收征纳成本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本文试图基于税制改革背景的视角,通过对税收征纳成本的概念、测算相关数值需要的衡量指标、长期和短期、相对和绝对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描述与分析,借鉴国内和国外控制税收征纳成本的先进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以弥勒市国家税务局营改增前后税收征纳成本的变化为研究对象,在考量我们国家现在基层税务机关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影响我国税收征纳成本的诸多因素,寻求可以推广的控制我国税收征纳成本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税制改革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整篇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一部分导论,详细阐述研究税收征纳成本的目的和意义、文章的创新点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税制改革与税收征纳成本的一般理论分析,分析税收征纳成本的内涵、税收征纳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税制改革对税收征纳成本的影响;第三部分对营改增前后弥勒市国税局税收征纳成本现状分析;第四部分对控制税收征纳成本提出对策和建议,分别对上级税务机关、基层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内部和税务机关外部提出建议,力求措施具有可推广性和实际操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