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不期而至》讲述了一个“父权”语境统治下的人性悲剧。剧本关注普通人在“父权”压制下的痛苦、无助、绝望,甚至最后走向毁灭的生存困境。李慕然因为父亲“烈士”的身份而身心受到压迫和束缚,他的母亲因勇敢追求自由的爱情反而被抛弃后选择自杀,李慕然杀了母亲的恋人,却也一辈子摆脱不掉内心的恐惧。当他时隔20年,又一次回到家乡时,曾经的爱恨纠葛让他再一次丧失了理智,最后他终于在得知父亲其实是个“懦夫”后承认了罪行。整个剧本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作为摄影师的李慕然如何处理感情以及事业上的问题,另一条是李慕然接到采访任务回到家乡后引出自己童年的悲惨经历。剧本通过主人公李慕然想要逃离“父权”压迫却始终逃脱不掉的心路历程,揭示出“父权”的压力不仅仅是由个别的“父亲”带来的,而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使然。剧本通过表现各个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展现出来自命运的强大悲剧力量。男主人公李慕然,他通过“无父”、“寻父”以至最后“崇父”的整个过程表现出“父权”的牢不可破。同时,通过他与母亲、老师、女友、同学各种人物发生的关系看出他内心关于善恶的挣扎。创作阐释:电影文学剧本《不期而至》从对“父权”的反抗与“崇父”主题、三种“父亲”形象的分析、影片叙事时空的建构以及作品价值、现实意义与缺憾几个方面进行阐释,深入分析了剧本的叙事、主题、人物、创作等方面的问题,对“父权”的压迫和束缚以及被束缚者应如何反抗做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