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进展,环境大气中颗粒污染物及多种气体污染物日渐增多。本研究通过制备大气混合污染物动物模型的方法,在病理学及分子水平上,对环境大气中所含颗粒污染物及多种气体污染物引起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加以探索和研究,分析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大气混合污染物致肺损伤时的作用机制。本实验所采用的试验动物模型,为颗粒污染物及多种气体污染物染毒大鼠,具体方法采用向大鼠进行气管内注入PM2.5混悬液进行染尘,然后,动态吸入含有SO2、NO2及CO的空气混合气体进行染毒,对大鼠的各种病变进行观察,从而模拟大气污染所诱导的肺损伤。观察染尘染毒后大鼠肺组织大体形态的病理学变化及分子水平变化,采用常规切片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组织病理学变化,以RT-PCR技术分析大鼠肺组织中HO-1的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大鼠肺组织中HO-1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大鼠肺组织中HO-1蛋白的表达部位及变化,通过测定HO-1反应系底物浓度变化,分析大鼠肺组织中HO-1蛋白活性的变化,通过上述方法,研究HO-1在大气混合污染物诱导肺损伤时的分子及蛋白水平变化,探索肺损伤时其对机体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组大鼠,于染毒后7d,肺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出现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并持续至染毒后30d,染毒后30d大鼠肺组织出现水肿、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外,伴有部分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染毒组大鼠中,染毒后7d开始大鼠肺组织中HO-1的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并持续至染毒30d,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染毒7d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呈现HO-1阳性,染毒后30d,大鼠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持续HO-1阳性表达,同时,染毒组大鼠于染毒30d后HO-1蛋白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本研究提示在大气混合污染物所致大鼠肺损伤的过程中,伴随着HO-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增加,及HO-1蛋白活性的增强。本研究结果提示,HO-1参与大气混合污染物所致肺损伤这一病理过程,在污染物所致肺损伤7天以后,HO-1诱导性增高,结合HO-1分解血红素的生理作用和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提示诱导HO-1增高可作为预防和保护大气混合污染物所致肺损伤的一种方法,另外,在大气混合污染物诱导肺损伤的过程中, HO-1基因及蛋白表达也可作为检测早期肺损伤的敏感性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