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的差异代谢物,研究其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12例正常人的一般资料和尿液样品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尿液样品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两组代谢物进行分类,并筛选潜在生物标记物;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物质。结果:OPLS-DA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预测性,对慢性心衰患者尿液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得出195种代谢产物,并对每一种产物进行特异度及灵敏度检测,得出5种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嘧啶甲酰胺盐酸盐、酮二十碳四烯酸、组氨酸、油酸、络氨酸-赖氨酸-OH等,该代谢产物分别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UC)接近于1同对检测尿代谢通路,得出27种代谢通路,其中有意义的代谢通路有4种,分别为:叶酸循环代谢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代谢通路,泛酸与CoA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代谢通路。结论:尿液中叶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代谢的改变构成了慢性心衰患者的代谢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