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也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产出,如环境污染、贫富悬殊、就业压力、资源错配等,经济增长表现出强烈的不包容性:对生态环境的不包容、对穷人发展的不包容、对经济可持续的不包容等。基于此,“包容性增长”成为了我国探索新的发展战略的关键词,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些年,我国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出口乏力,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亟需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考察产业布局结构(地区产业多样化)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结构,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研究框架大致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和国情界定中国包容性增长内涵,构造中国包容性增长测算系统,设计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并分析整体分布特点和区域差异。结果发现,我国包容性增长整体水平较低,且分布不均匀,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性较大。其次,相关、无关多样化的提出有利于缓解“专业化-多样化”之争,利用可分解的熵值法测算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无关多样化指数。再次,分别阐述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如何通过知识溢出、劳动力流动、就业驱动和竞争等途径作用于包容性增长。复次,构建二次动态面板模型,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产业多样化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与包容性增长均呈现正U型关系,就当前样本而言,相关多样化有利于包容性增长,而无关多样化则不利于包容性增长。分样本回归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均有利于包容性增长,而中部地区相关、无关多样化均不利于包容性增长。大型和小型城市相关、无关多样化促进包容性增长,中型城市则恰好相反。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给出能够使得地区产业多样化和包容性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