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关于黄河断流的论著颇多,但都是从具体的工程技术角度着眼,还没见到从黄河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产权(以下简称水权)角度进行的研究。我们认为,黄河断流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黄河水权关系界定不清,导致现行水权制度存在着结构缺陷,难以起到遏制浪费用水,激励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的作用。 本文以宁夏中卫县黄河水权制度为案例,透视整个黄河流域的用水大户——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权制度问题。通过对该县黄河北岸自流灌区和南岸扬黄灌区的水权制度分析,阐明不同的非正式水权制度安排对正式水权制度变迁的作用及制度安排对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影响。在揭示该县现行水权制度的缺陷后,提出该县乃至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权制度创新。本文不仅对于解决黄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及治理黄河断流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其它大江、大河的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全文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 新古典经济学把制度作为一个既定因素,认为它和经济绩效没有关系,而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认为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不同的影响。本部分阐明了理论界公认的制度的定义、制度的作用,详细论述了制度构成中非正式制度安排和正式制度安排的定义、构成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第二部分:中卫县基本情况 本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卫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表径流少,以黄河过境水为主要水源;其次介绍了中卫县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农业为主,得益于黄河丰富的水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灌溉之利,农业极为发达;最后介绍了中卫灌区概况:该灌区引黄灌溉历史悠久,是一个灌排配套的独立灌区,由河北、河南两个灌区组成,河北以自流灌溉为主,河南以扬黄灌溉为主。 ·1· 第三部分:水权和中卫县水权制度变迁 中卫县河北自流灌区和河南南山台子扬黄灌区分别经历了非正式水权制度安排向正式水权制度安排的变迁。本部分详细阐述了两个灌区的非正式水权制度安排、正式水权制度变迁的动力和阶段划分。它们在变迁类型上都属于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但是两个灌区在水权制度变迁后用水效率遇然不同,河南扬黄灌区为85%,河北自流灌区为48%,而且河南扬黄灌区产生了正的外部性,河北自流区却带来了负的外部性。 第四部分:中卫县现行水权制度及其缺陷 在这一部分,笔者首先阐明了该县的现行水权制度,在其现行水权制度框架中,国家、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正式水权制度安排与该县的正式与非正式水权制度安排同时并存,共同调节着全县的水资源利用。其次揭示了该县的水权制度缺陷。河北自流灌区主要有:水权界定不清、水价太低、水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它的水权制度缺陷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缺少对超额用水的约束机制和对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二是在存在市场失灵的同时,也存在着政府失灵。河南南山台子扬黄灌区的水权制度在黄河流域是较为完善的,但也有水价太低和没有水交易的不足之处。 第五部分:中卫县水权制度创新 中卫县乃至黄河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权制度创新要服从于整个黄河流域的水权制度创新,同时又折射出整个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黄河水权制度创新应将政府和市场的比较优势有机结合,在进一步明确和界定水权的基础上,引人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在宏观层次上为黄河水资源利用提供了一个明确清晰的法律。政策环境,在微观层次上构建一个含有约束和激励的制度安排体系。在中卫县,由于受渠系状况的硬约束,其制度创新必须走技术创新与水权制度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在二者相互驱动的创新过程中,达到该县水权制度的完善。笔者主要分五个方面来论述该县水权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