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国际整体经济形势也在发生转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需要用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来满足我国在新时代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创新驱动是经济持续增长最可靠的动力来源,目前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依旧在创新上加大力度。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近些年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创新研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促进我国在创新研发方面飞速发展。同时在衡量创新研发能力上,研发经费的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创新研发产品的产值等各个方面我国都有着飞速的增长,但仍存在研发的各类资本投入强度相对偏低,创新能力和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等情况。在整个创新研发过程中,由于创新研发活动中存在创新收益的外部性和创新结果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因此这为政府利用公共财政政策等手段进行调控提供了基本依据,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税收政策手段作为政府主要的干预手段,其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尊重市场活动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活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研发的重要性。那么,在企业的整个创新活动过程中,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效果如何?不同的创新阶段哪种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更强?同时实施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之间是否会互相抑制?本文结合市场失灵理论、税收激励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通过定性分析,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研发的影响途径,在创新研发活动过程中,不同的优惠政策的着力点也不尽相同。然后通过细化分析不同税收优惠种类,分析发现税率式和税额式的税收优惠政策重事后奖励,而税基式更重事前事中的影响。再进一步细化分析后,发现在创新研发整个环节中,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作用于不同研发活动环节。基于此在税率式优惠中选取优惠税率,在税基式税收优惠中选取影响事前投入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和促进事中研发产出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以这三种税收优惠方式作为切入点,研究不同的税收优惠方式对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时细化企业的创新研发过程,把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分为投入端和产出端,分别进行研究,对比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程度。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了2010-2017年A股上市高新技术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比分析所选取得三种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端和产出端的影响效果,同时针对企业不同的盈利能力和企业所有制背景进行异质性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税收优惠政策下一步的落实和完善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选取的现行适用较为广泛的三种税收优惠政策,优惠税率、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都能明显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研发能力。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来看,在投入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税率。产出端的激励效应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税率。而且税收优惠对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创新研发活动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效果更强。基于此,本文认为通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发展。重点是增加间接优惠/税基式优惠的比重,突出政策引导技术进步与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并完善各项税收优惠,突出税收优惠对创新研发行为的针对性;企业也要立足于自身的特点,高效地利用好税收优惠带来的利好,促进企业的发展;丰富税收优惠方式,使企业能够针对企业的自身特点选择优惠政策时有更多的选择权,并且在设计税收优惠政策时,更要有充分地考虑,特别是各个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搭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