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在全身麻醉患者的围拔管期以及苏醒过程中,分别使用不同浓度右旋美托咪啶(DEX)进行拔管,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择ASAIⅡ级,拟行全髋置换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2.5μg/ kg组(A组),1.5μg/ kg组(B组),0.5μg/ kg组(C组),0.9%Nacl溶液(D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麻醉诱导使用咪达唑仑0.03mg/kg、丙泊酚1.2mg / kg、舒芬太尼0.4ug / kg、维库溴铵0.1mg / kg静注。给氧去氮3min后进行气管内插管,连接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潮气量( VT) ( 8- 10) m l/kg ,呼吸频率( RR) 12次/min,吸呼比( I:E )为1:2。术中不追加静脉药物,吸入N2O:O2 (1:1)和1% - 3%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MAC值维持在1.3-1.4。术毕前30分钟用微量泵静脉泵注相应药品,10分内泵注完毕,A组泵注2.5μg/ kg的右旋美托咪啶, B组泵注1.5μg/ kg的右旋美托咪啶, C组泵注0.5μg/ kg的右旋美托咪啶,D组泵注0.9%Nacl溶液。观察并记录用药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3min( T3)各时间点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HR)、心肌耗氧量(MCO),并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 t1 )、拔管时间( t2 ),术后30min(Ta)、术后35min(Tb)、术后40min(Tc)三个时间点的OAA/S评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作统计学处理,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组内比较,T1和T0比较,A、B、C三组血压(SBP及DBP)、HR和MCO均呈显著性的下降(P<0.05),D组无显著性下降(P>0.05);T2和T1比较,A、B两组血压、HR、MCO无差异性变化(P>0.05),C、D两组明显升高(P<0.05);T3和T2比较,A、B两组血压、HR和MCO无差异性变化(P>0.05),C、D两组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T1时间点A、B、C三组血压、HR、MCO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与A、B、C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2和T3时间点A、B两组血压、HR、MCO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D两组分别和A、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和D组比较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HR和MCO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B、C、D三组t1和t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C、D三组分别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Tb和Ta比较,Tc和Tb比较,四组均显著性增高(P<0.05)。组间比较,Ta、Tb、Tc三个时间点,B、C、D三组之间的OA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C、D三组之间比较在各时刻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5μg/ kg的右旋美托咪啶能稳定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降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增强患者的气管导管耐受性,有效保护患者。这些作用可能与右旋美托咪啶选择性作用于外周和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起到抗交感神经和镇痛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