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养言语智慧、点亮精神生命是新时代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要价值目标。作为众学科的基础,语文不应只关注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还应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底蕴、激活内在思维活力等责任。小说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模块,属于贯通学生主体思想与文本深层意蕴的对话型桥梁,在阅读课堂中拥有显著地位。起源于古代评点法的批注式阅读教学,符合当下新课标及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能在积淀学生内在学养的同时,绽放小说自身的智趣、理趣、情趣和美趣,由此实现对生命能量的牧养。批注式阅读教学崇尚个体独立思辨的阅读姿态,致力于构建多边对话的阅读机制,能有效推动阅读主体心理与作者言语体式的深度融合,促成读者现实体验与社会历史的跨时空交流。据已有研究来看,涉及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成果数量颇丰,但大多集中在小学阶段,聚焦于高中语文特别是高中小说体系的成果较少。由此,本文试图结合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以具体小说文本为纲,就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出些许浅薄建议,希冀能为同行教师提供一点参考。本文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阐述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重要地位,分析当下小说课堂的教学现状,论述批注式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领域的实际意义,为后续论题的开展探明方向。第二,厘清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与类别,整理并分析批注式阅读教学和高中小说教学的既有研究成果,从理论、特点、实践、意义、评价等层面展开综述,为下一步研究理清思路。第三,基于教师及学生两大角度着手设计问卷,从教师、学生、课堂等三个层面出发,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问题成因归纳为三大类,使研究结论更具系统性。第四,立足于课前、课中、课后等三个阶段,思考高中小说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课前阶段要重视批注教学的顶层设计;课中阶段要为学生提供规范系统的批注参考,发散学生的批判思维,强化其质疑精神;课后阶段要利用课内外协同批注机制,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适时反思,定期总结。第五,以文本意识、群文意识、整本书意识等三大理念为抓手,探析单篇、单元、整本书等不同视域下的小说批注教学方略,借文本示例的形式,为小说批注教学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性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浅薄观点,旨在为推动批注式阅读教学贡献绵薄之力。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笔者亦将继续借批注之法,引领学生挖掘文本的本真生命,使之积蓄起成长所需的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