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导致痴呆发生的最常见病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长期被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以记忆障碍为特征的认知功能损害,而其非认知性精神行为症状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精神行为症状亦较为多见。睡眠障碍可能是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精神行为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不仅可以加速其认知功能减退的速度,并且也与患者其他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及加重有关,同时,睡眠障碍也是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及照料者负担的主要因素。虽然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尚不能逆转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疾病的病程,但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延缓患者病程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及预防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是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临床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临床干预,对于缓解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速度,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减轻照料者的负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及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从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特征,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与精神行为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早期识别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及更好的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与加重,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以延缓患者疾病的进展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资料采集与研究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8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同期就诊的92名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等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受试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情况、神经精神调查问卷(NPI)评价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阿尔茨海默病合作研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ADCS-AD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匹兹堡睡眠指数评估量表(PSQI)评估患者夜间睡眠情况、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患者日间嗜睡情况、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估患者痴呆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运用统计软件SSP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55.9%,发生率最高的依次为夜间睡眠障碍(64.2%)、睡眠效率减低(58.3%)及日间嗜睡(51.1%),其中发生率最低的为使用睡眠药物(10.7%)。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89.2%,其中以淡漠(64.2%)、睡眠/夜间行为异常(48.8%)、抑郁(46.4%)最为常见。而在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组受试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仅为15.2%,发生率最高的依次为夜间睡眠障碍(25%)、总体睡眠时间减少(22.8%)、入睡时间延长(19.5%)。对照组认知功能正常的受试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22.8%,以易怒(10.8%)、激越(9.7%)最为常见。在本研究中,PQSI得分与MMSE、ADCS-ADL得分呈负相关,与NPI得分数呈正相关,PQSI分数与NPI子项目中的抑郁、淡漠得分密切相关,PQSI得分与AD患者NPI子项目出现种类的数量密切相关。结论:1、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病率较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2、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精神行为症状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中最为常见的精神行为症状是淡漠、睡眠/夜间行为异常、抑郁;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与精神行为症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可以增加患者淡漠、抑郁症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