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英语政治演讲汉译研究——以奥巴马政治演讲汉译本为例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政治演讲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演讲类型,在西方政界以及民众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演讲者多从政治角度就国内外重大时事或现实问题进行阐述和评析,从而表明政治立场、宣扬政治主张,以赢得支持与拥护或维持秩序和稳定。在大量英语政治演讲中,以总统竞选期间候选人发表的系列游说演讲、总统就职演讲及外交演讲备受关注。美国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美国总统,他的迅速崛起、沉稳当政及获选连任无不与其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堪称经典的诸多政治演讲有直接关系。在全球化、信息化势头正劲的当今世界,国家间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越发密切与频繁,英语政治演讲在国内、国际政治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愈加明显。此外,经典的英语政治演讲以其独特的学习与欣赏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受众的关注,他们主要借助译本学习与欣赏英语政治演讲。因此,对英语政治演讲的翻译及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生态翻译学是在全球化及跨学科研究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兴翻译理论。这一学说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生态视角来整体观察与研究翻译,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认为翻译是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的指导下,综合考虑翻译生态环境中各要素,相对集中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在过去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生态翻译学理论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在文学翻译、哲学社科翻译、应用翻译、口译、翻译教学以及对翻译家的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但目前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政治演讲翻译的项目及著述还不多见。因此,从这一理论视角对于政治演讲翻译进行审视与研究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英语政治演讲翻译可以看作是译者适应政治演说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中“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生态平衡”等核心理念为指导,以奥巴马几个重要政治演讲的汉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读者需求的适应和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对译者自身语言能力的适应和对演说辞语言译本表达的选择、对政治演讲交际意图的适应和对文化翻译方法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英语政治演讲翻译中译者具体的适应与选择,试图揭示影响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和选择的诸多要素,探查译者应怎样从整体把握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要素并不断做出适应性选择从而产出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  本文主体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概念,英语政治演讲的相关定义、作用与文体特征进行介绍,以及生态翻译学理论对英语政治演讲汉译研究的启示进行简要陈述。第二章探讨译者对信息型读者和学习、欣赏型读者需求的适应及其在翻译策略上做出的相应选择。第三章主要从语言维度探讨译者适应自己的语言能力并且针对政治演说文体风格在词汇、句法、修辞上进行的适应性选择。第四章探讨译者对演讲原文交际意图的适应以及对文化翻译方法的适应性选择。  本文以奥巴马数篇经典政治演讲汉译本为个案,对从中选取的翻译实例进行了生态翻译学视角的详细分析,尝试性地运用该理论对英语政治演讲翻译过程进行研究,试图验证政治演讲翻译是译者为了得出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而对翻译生态环境中各要素不断做出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的复杂过程,证明生态翻译学对英语政治演说辞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其他文献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很常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功能在于其象征性,它的魅力在于其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莫里森在其作品《宠儿》中运用了水这一自然界再寻常不过的物质,将它注入了复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本文通过对在其名著《押沙龙,押沙龙!》的后现代主义手法的研究表明,福克纳也是一位后现代主义大家。 一九九九年
《带星星的火车票》是俄罗斯作家阿克肖诺夫于1961年创作的一部“成长小说”。小说描写了敏感的、富有反叛精神的主人公追寻自由与真理的“成长”过程。小说一问世便引发了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明确提出学习者自主性有助于外语学习,自主学习者一定是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自主性成为外语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