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牡蛎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是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期间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本研究作为其初期探索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理清荣成牡蛎产业的起源及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从牡蛎产业链条中生产、产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展开,对各个环节企业的结构、特征及各环节间关联性等进行初步研究和系统分析,客观反映出荣成市牡蛎产业的现状;通过对各节点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各环节的增值能力及其对整个牡蛎产业发展的贡献;总结荣成牡蛎产业特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产业发展及后续理论研究的相关建议。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政府报告、网络公开数据、各类统计年鉴等数据以及牡蛎产业相关文献,探究荣成牡蛎产业整体概况;采用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重点企业入户调查,对典型个案进行参与式观察,综合运用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访谈(如专家访谈、电话访谈)、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本研究所需的一手资料;运用经济学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进行数据资料处理,以现实数据为基础阐述牡蛎产业演进历程、当前产业特征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产业层面看,育苗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养殖业,当地养殖所需苗种几乎全靠外购,这虽能短期内解决苗种短缺的问题,但外购行为本身就会对当地育苗产业的发展产生冲击,这一矛盾正在延续;养殖产业稳步发展,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为受不可抗自然环境限制的“自然属性”,二为数量多、规模小的“散养格局”,三是技术水平不高且地域差异较大;加工产业日渐壮大,产品类型逐渐多样化,但由于缺少精深加工技术支持,导致整体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附加值产品相对短缺,且对质量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其次,从产业链整体角度看,目前包括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在内的牡蛎主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牡蛎育苗产业是牡蛎产业发展的基础;牡蛎养殖业是带动育苗产业、推动牡蛎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工产业是整个牡蛎产业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水平对牡蛎产业整体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牡蛎产品消费是拉动整个牡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各环节企业之间多是自由性大的市场交易关系,即使有较为固定的买卖对象,也无任何书面或口头合同约束,交易事宜完全由市场供需状况决定,这种完全市场关系的稳定性远不如纵向一体化连接方式,成为产业链得到丰富、完善的阻碍因素之一。最后,从产业监管与自治方面看,政府相关部门为推动牡蛎产业发展已做很多努力,但尚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对牡蛎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牡蛎产业相关标准规范的不健全、监管针对性不强导致监管不力等;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提高养殖者抵御自然及市场风险的能力、规范牡蛎产业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合作社自身发展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规范。本文进行的创新性探索包括两方面:突破现有理论约束——牡蛎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是贝类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的一部分,本研究不是以某一种现成理论为基础,而是作为探路者,为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贝类产业结构与特征的基本研究框架服务;尝试全新研究角度——之前关于牡蛎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的探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则多针对产业间结构,包括不同产业比例、产业结构优化等,而本文所做的是从整体上对具体单一牡蛎产业进行描述性研究,旨在全面、客观地阐述荣成牡蛎产业的结构与特征,为后续探索牡蛎产业内部运行规律、形成机理等工作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