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地具有净化环境、降低温度、增加湿度、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和美化城市景观等多种效能,其对于购房者的吸引力使得周边的居住用地得以增值,土地建设强度也随之受到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绿地周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的定量研究很少,绿地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影响的规律与机制也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将尝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南京中心城江南片绿地与居住用地建设强度分布的相关性,并分别对不同性质的绿地周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的特征进行深入解析,尝试通过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在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区位理论、级差地租理论和地价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关注了相关研究中绿地对居住用地布局影响、绿地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分布影响、以及绿地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分布影响的定量研究方法等内容;重点借鉴了深圳、天津、上海等城市强度分区规划实践中绿地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影响的相关研究。第三部分分析了南京中心城绿地和居住用地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和郊野绿地与居住用地建设强度间的相关性、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分析结果排除了与居住用地建设强度关系不大的防护绿地,确定了其它三类绿地与居住用地建设强度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利用数据描述和缓冲分析法分析了与居住用地建设强度存在相关性的绿地周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对其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挖掘与探讨。最后一部分为论文的总结,表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本研究的不足。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及郊野绿地与居住用地建设强度总体具有弱相关性,其中,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在整体层面上可以带动周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的增加,呈正影响特征;郊野绿地在整体层面上对周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起到限制作用,呈负影响特征;而防护绿地与居住用地建设强度间不存在相关性。第二,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和郊野绿地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条件下,周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分布具有不同的规律特征,其作用机制主要概括为两点,一是市场驱动,一些绿地在城市中的环境区位优势可以引起周边土地价格提升,进一步带动居住用地建设强度提高;二是人为控制,因生态、文化以及景观保护的需要,相关规划、法规往往会对一些生态、景观敏感地区绿地周边的土地开发进行高度和强度的管控或引导,从而抑制了绿地周边居住用地建设强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