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研究下瘀血汤全药配伍与组分配伍抗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及作用机制差异,探讨下瘀血汤的组分配伍替代全药配伍的可能性,以开拓方剂配伍临床应用的新途径,丰富方剂配伍理论,并为组分中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造模组,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每次0.5mL/只,每周2次,共12周。6周末正常组、造模组大鼠各随机取3只观察造模情况,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下瘀血汤组分配伍组,第9周开始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及组分配伍组大鼠造模同时灌服给药,按10mL·kg-1容积,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每日2.34g·kg-1,组分配伍组每日0.648g·kg-1,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12周末所有实验动物称重后腹主动脉取血后处死,离心所得血清待测肝功能;并立即摘取肝脏、脾脏称重,将肝脏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浸泡于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中,待作组织切片,观测肝脏病理变化;另外两部分液氮速冻后置于-70℃冰箱中,待测肝组织中Hyp含量及肝组织CD14、CD68、α-SMA、TGF-β、TGF-βR、PDGFR-β、COL-Iα1、TIMP-1、TIMP-2、MMP-9m-RNA表达等。 结果: 1.药效学作用:①大鼠肝重、脾重、肝体比、脾体比及血清肝功能变化: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组分配伍组大鼠肝重、TP及G1b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体比、脾重、脾体比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比值明显升高(P<0.05),倒置情况好转;A1b含量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相比,组分配伍组大鼠肝重、肝体比、脾重、脾体比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b、A/G比值含量降低,TP、G1b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组织Hyp含量变化: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组分配伍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相比,组分配伍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P<0.05)。③肝脏病理变化:模型组大鼠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增粗、包绕,破坏正常肝脏结构,形成假小叶;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与组分配伍组纤维增生明显少于模型组,纤维间隔纤薄。 2.机制作用:①与KCs激活相关的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组分配伍组大鼠肝组织CD14、CD68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比较,组分配伍组大鼠肝组织CD68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CD14m-RNA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HSCs活化、增殖相关的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组分配伍组大鼠肝组织a-SMA、TGF-β1、TGF-βR、PDGFR-β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比较,组分组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TGF-βR、PDGFR-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肝组织α-SMA与TGF-β1、PDGFR-β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肝组织TGF-β与TGF-βR、PDGFR-β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与ECM合成、降解有关的细胞因子的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线性关系: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组分配伍组大鼠肝组织COL-Iα1、TIMP-1、TIMP-2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MMP-9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下瘀血汤全药配伍组比较,组分配伍组大鼠肝组织COL-Iα1、TIMP-1、TIMP-2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MMP-9m-RNA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肝组织COL-Iα1与TGF-β1、PDGFR-β、TIMP-1、TIMP-2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肝组织TGF-β1、PDGFR-β与TIMP-1、TIMP-2m-RNA的表达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肝组织MMP-9与TIMP-1、TIMP-2m-R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 结论: 1.下瘀血汤全药配伍与组分配伍对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纤维化的肝功能、肝脏病理、肝组织Hyp含量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猪血清复制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的病理机制为:①KCs的激活是本模型肝纤维化发生的启始环节;②HSCs的活化、增殖是本模型肝纤维化发展的中心环节;③ECM的过度沉积是本模型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 3.下瘀血汤全药配伍与组分配伍抗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纤维化的机制为:①抑制KCs的激活;②抑制HSCs的活化、增殖,降低促纤维化因子TGF-β1、PDGF等的表达,减缓肝纤维化进程;③降解过度沉积的ECM,调控MMPs/TIMPs平衡。 4.下瘀血汤全药配伍效果优于组分配伍,组分配伍还不能替代全药配伍,其原因可能是:①全药配伍成分的多样性,作用的多层次性、多靶点性,具有整体综合调节的特征;②下瘀血汤全药配伍整方共提,与组分配伍中三药三种成分各别提取分离,二者在物质基础方面的差异,也是决定下瘀血汤全药配伍与组分配伍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③组分配伍的成功决定于单味中药有效成分解读的彻底性与有效组分萃取的完全性。下瘀血汤组分配伍模式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每味中药有效组分或者标准组分的确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其萃取工艺、剂量比例等研究需不断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