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Survivin、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qumaous cell carcinoma,SCC)、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epithelioma,BCE)、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组织表达,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脂溢性角化病中的作用及意义,以期为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脂溢性角化病发病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49例标本均来源于沧州市人民医院2004~2008年病理科已确诊的存档蜡块。其中皮肤鳞状细胞癌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5~78岁,平均56岁;取自面、颈、头皮、胸、腹、四肢。按改良的Border病理分级标准分级,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0例,Ⅰ级和Ⅱ级为高分化鳞癌,共12例,Ⅲ级和Ⅳ级为低分化鳞癌,共3例。基底细胞上皮瘤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7~79岁,平均59岁;取自眼睑、鼻旁、面颊、颈、背。脂溢性角化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6~81岁,平均53岁;取自面、背、腹、小腿。对照组16例来自整形手术切除所余正常皮肤,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5~65岁,平均45.5岁,来自面、颈、胸、背。所有标本取材前均未经任何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及免疫和结缔组织疾病,且年龄、性别及取材部位与实验组患者相匹配。
免疫组化方法采用SP法。实验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中x2检验和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作为显著性界限。
结果:
1.Survivin蛋白表达:
在SCC、BCE、SK标本中,Survivin阳性染色细胞位于上皮组织细胞胞浆和胞核,且均呈弥漫性分布。
在15例SCC中,14例表达阳性,仅1例阴性表达,阳性率占93.33%;在12例高分化SCC(Ⅰ级-Ⅱ级)中,11例表达阳性,仅1例阴性,而3例低分化SCC(Ⅲ级-Ⅳ级)均为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1.67%和100%。在20例BCE中,12例表达阳性,8例阴性,阳性表达率占60%。在14例SK中,8例表达阳性,6例阴性,阳性表达率占57.14%。16例正常皮肤均为阴性表达。
结果表明,Survivin在SCC、BCE和SK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3,p<0.05;x2=14.40,p<0.05; x2=12.47,p<0.05); Survivin在SCC中的表达高于BCE和SK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5; x2=5.18,p<0.05); Survivin在高分化SCC和低分化SCC中的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在BCE与SK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p>0.05)。
2.Ki-67表达:
在15例SCC和20例BCE肿瘤组织中,均阳性表达于细胞核;高分化SCC中Ki-67表达为++~+++,呈弥散性分布;低分化SCC中Ki-67表达为+++,分布则呈弥漫性。而在14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12例阴性表达,仅有2例弱阳性表达,且呈散在分布;16例正常皮肤均为阴性表达,仅于基底层有零星分布(<10%)。
统计表明,Ki-67在SCC、BCE中的表达高于脂溢性角化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p<0.05; x2=34,p<0.05),在BCE与SCC中表达无差异性(x2=0.16,p>0.05)。Ki-67在高分化SCC与低分化SCC中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x2=1.88,p>0.05);在SK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p>0.05)。
3.相关性分析显示,SCC,BCE中Survivin、Ki-67两者阳性细胞表达之间成正相关,即随Survivin表达的增加,Ki-67高表达所占比例升高(r=0.77,p<0.05)。
结论:
1、Survivin在SCC、BCE和SK中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皮肤,提示Survivin可能参与三种疾病的发生,并与发展过程有一定关系。
2、Ki-67在SCC、BCE中的表达高于SK和健康对照皮肤,提示Ki-67可能与SCC、BCE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相关性。
3、Survivin与Ki-67两者在SCC、BCE瘤组织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