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时期的江西,人材辈出,尤以宋、元、明三朝为盛。到清朝,卓有成就的江西人已不多。抚州作为江西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在宋、元两代的昌盛之后,明代的沉沦趋势明显,清朝则出现了集学术成就和政治作为于一身的李绂,成为清朝抚州,甚至江西的代表人物。李绂(1675—1750),字巨来,号穆堂,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其于康熙四十八年(35岁)中进士,至雍正五年(53岁)的近二十年间,一直为官任宦。其仕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广西巡抚及直隶总督之任,以及此前的催漕事务。雍正元年(1723)催漕事务的顺利完成,为其于雍正二年(1724)出任广西巡抚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年半的巡抚之任,又助其于雍正四年(1726)升任为直隶总督。雍正四年十二月,由于与田文镜互参,李绂被怀疑参与科甲之争,遭到革职,仕宦生涯在顶峰阶段戛然而止。李绂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春秋一是》20卷、《陆子学谱》20卷、《朱子晚年全论》8卷、《阳明学录》20卷、《诗古文类稿》50卷、《穆堂初稿》、《别稿》各50卷。作为方志学家,他还主修《八旗通志》、《临川县志》、自撰《西江志补》等。本文以辑录《穆堂初稿》《穆堂别稿》及《雍正朱批谕旨》中有关李绂经世史料为核心,运用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相关史料加以句读和校勘。并在此基础上,吸纳前人研究成果,探讨李绂的经世文献价值,以求有裨于清朝历史研究。《穆堂初稿》以2005年北京出版社《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乾隆五年(1740)安居王氏无怒轩刻本为底本,以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咸丰元年(1851)戴钧衡刻本为校本。《穆堂别稿》以2005年北京出版社《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乾隆十二年(1747)奉国堂刻本影印本为底本,以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影印道光十一年(1831)奉国堂刻本影印本为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