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威胁越发凸显,并呈多样化趋势,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已逐渐成为常态,而其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能力的强弱是关乎整个军事行动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分析民兵预备役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于提升民兵预备役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阐明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特征,简单论述了国外发达国家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基本做法;以“5.12”汶川地震为例,初步分析了汶川地震的主要灾情,对抢险救灾中民兵预备役部队后勤保障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其原因,最后借鉴发达国家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基本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有效策略。通过对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实施过程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主要存在后勤保障组织指挥困难;经费需求大,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官兵发病率高,卫勤保障压力大;后勤物资储备薄弱,无法满足部队需求;缺乏专业后勤保障装备、设备;物资及救援人员空投难度大;道路损毁和车辆维修困难,运输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野营保障队伍;跨区后勤保障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借鉴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