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junction, AEG)是指发生在食管胃交界部(esophagogastfic junction, EGJ)上下5cm的腺癌。根据Siewert分型,分为三型:Ⅰ型:食管下端腺癌,指病变主要位于EGAB上1.0~5.0cm;Ⅱ型:传统意义的贲门腺癌,指距EGAB上1.0cm到下2.0cm范围内;Ⅲ型:贲门下腺癌,位于EGAB下2.0~5.0cm范围内。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EG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升高明显,以Siewert I型和Ⅱ型为主;在亚洲国家,AEG发病率亦有所升高,以SiewertⅢ型为主。因此,AEG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手术仍是治疗AEG的主要方式。根据根据荷兰的Dutch trial和日本的JCOG9502两个前瞻性临床试验和西方几个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对于Ⅱ型和Ⅲ型AEG主要采用经腹入路手术。近端胃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但近端胃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特别是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困扰该术式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不同文献报道,术后经反流性食管炎约为20-35%,而术后伴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更高达60-70%。管状胃-食管吻合是对传统的残胃-食管吻合技术的改良,由1998年Shiraishi等首次报道。其主要包括两个步骤:①近端胃切除术后将残胃小弯裁剪,形成管状胃;②将管状胃与食管下段吻合。根据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机理,胃酸是造成返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因素。由于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大幅度减少了残胃胃粘膜面积,理论上可降低了胃酸的分泌水平,故被认为可降低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和改善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手技术简单,手术创伤小,不增加手术时间,且保留了残胃和食物十二指肠路径,如其有较好的预防术后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因此,系统评价其在预防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和改善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作用,并明确其作用机制,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室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评价管状胃-食管吻合方式在预防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AEG患者选择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科室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手术的55例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管状胃组,对其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术后反流症状的Visick评分、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镜LA分级、残胃容量、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系统评价管状胃在预防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管状胃组和常规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术后病理情况,两组在AEG Siewert分型分布、病理类型、TNM分期、胃壁浸润层次、淋巴转移情况等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管状胃组手术时间228±11min,术中失血量134±56ml,术后住院天数7.4±0.8天,与常规组相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管状胃组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2例,胃排空障碍1例,均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状胃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评分Visick Ⅰ级19例(73.1%)、Ⅱ级5例(19.2%)、Ⅲ级2例(7.7%)、Ⅳ级0例(0.0%)。其中Ⅱ级以上有临床症状表现的患者共7例,占26.9%;需药物控制的患者2例,占7.7%;未见严重且药物控制不佳病例。而常规组患者Ⅱ级以上有临床症状表现的患者共27例,占62.1%;需药物控制的患者10例,占33.4%。均明显高于管状胃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43)。管状胃组残胃容积均值267ml,明显小于常规组516ml,均值减少约48.3%。在术后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中,管状胃组和常规组pH<4的总时间约分别为7.6%vs18.1%(P<0.05),pH<4反流次数约95.3次vs302.3次(P<0.05),其中反流时间长于5分钟次数约4.7次vs15.1次(P<0.05)。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相较于常规残胃-食管吻合术未明显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管状胃组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明显较常规组轻,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较常规组低,显示了其在预防近端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的积极作用。管状胃组残胃容积小,术后食管24小时pH监测显示术后食管内酸暴露低于常规组,提示管状胃术后残胃胃酸分泌下降是其降低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病率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