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度机器人及其协调操作的同步容错规划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冗余度机器人发生锁死故障类型进行了研究,对其故障时刻和故障后的同步容错轨迹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此外还对两机器人的协调操作问题进行了初步仿真研究。首先,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分析,指出机器人发生故障后被锁定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对冗余度机器人运动学优化基础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发生锁定故障时冗余度机器人的运动特性,确定了冗余度机器人的优化性能指标——退化可操作度。随后对冗余度机器人的优化算法及其优化能力和有关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将退化可操作度分解为臂长和转角两种指标,赋予退化可操作度新的物理解释,进而提出反映容错空间和末端轨迹相对位置的中心度指标。采用退化可操作度和中心度指标来规划机械臂末端轨迹,能保证冗余度机械臂在发生故障时刻具有较高的操作能力;由于预先将末端轨迹置于相应容错空间的中心,不仅保证发生锁定故障后能继续完成后续的操作任务,还能保证退化后的非冗余度机械臂在完成后续操作任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操作能力。本论文采用平面3R和空间4R冗余度机械臂进行了仿真研究,证明了末端运动和关节运动同步容错轨迹规划的合理可行性。在仿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退化可操作度和中心度指标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探讨。最后,对两机械臂协调操作的运动学容错规划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冗余度机械臂协调操作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两机器人抓持同一刚性物体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两机械臂协调操作的容错运动规划时应尽量采用多关节性能指标,而避免采用单关节性能指标,这一点是双臂容错与单臂容错的本质不同。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知识资源正逐渐成为他们的主要财富之一,并且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知识资源间的协作。而知识资源间的协作通常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主轴
一维优化下料问题是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求解自动化理论及方法对于设计自动化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由于其本身具有NP-完全的性质,求解具有很
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CTI)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技术领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服务型行业,电话自动订票和语音信箱系统是其中的典型应用,它们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质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口腔健康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口腔问题的就诊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在口腔正畸过程中,会产生固齿损失、牙根吸收等副作用,并且副作用大小与
制造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并行工程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正在逐步发展起来。在并行工程环境下,面向制造的设计DFM是一项重要的使能技术,它通过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与制造有关的约束,全面评价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并提供改进的反馈信息,从而保证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制造一次成功,并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而可制造性评价正是实现D
灸法作为中医药传统治疗手段,自古以来就是防治瘟疫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灸法作用机理与应用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灸法在退热、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已被证
本课题是为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开发的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将井下的检测站采集的人员信息通过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传送到监控计算机,监控计算机对人员信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