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沈炳震参照明末清初李清《南北史合注》的体例,积十余年之心力撰成《新旧唐书合钞》(以下简称“《合钞》”)二百六十卷,对《旧唐书》、《新唐书》进行重新整理,对勘互证。沈氏能洞悉两《唐书》得失,采用以《旧书》为主,用《新书》校补的方法.会钞了二书的史文,颇有利于对二书异同的比较,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同时,《合钞》对《旧唐书》中的文字讹误也作了大量订正,对後来的《旧唐书》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沈氏将史文的对勘一般仅局限于两《唐书》,在缺乏充分校改依据的情况下,往往“随文改正,不复详注”,其中以误改误、凭臆删改之例比比皆是,更严重地误导了後来的殿本、点校本。因此,实有对沈氏其书进行重新审视与研究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沈炳震《新旧唐书合钞》进行一次较为细致的考察和研究,以期准确揭示其在《旧唐书》流传过程中的功过利弊。本文从分析《合钞》编纂体例入手,通过校勘实例,论析沈氏整理方法上的得失,指出其对《旧唐书》的臆改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全文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关于《合钞》的总体论述,下分五个小节:首先介绍沈炳震生平事迹与着述;其次梳理《合钞》的编纂流传情况;再次着重论析了《合钞》对《旧唐书》的整理方法;最後分析了《合钞》对後世的影响及後人对《合钞》的补正。
第二部分对《合钞》进行了具体考校。本文选取了《旧唐书》本纪、志、列传的一部分进行诸本对校(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底本,校以闻人本、《合钞》、武英殿本),核诸《新唐书》、《资治通鉴》、《唐六典》、《通典》、《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唐宋文献,同时参考前人的校勘成果,主要有吴缜《新唐书纠缪》、沈德潜《殿本考证》、罗士琳等《旧唐书校勘记》等,对《合钞》改动《旧唐书》之处,重新进行考察,以条校形式逐一加以校录辨正,以便具体表现沈氏校改的依据与得失,以及对後世殿本与点校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