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主体结构深刻转型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伴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观念转变,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规模体量巨大、发展速度迅猛的突出特点。愈加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不仅催生了大量的养老需求,更进一步加重了年轻人的抚养压力,使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面临挑战。养老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老年人的晚年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远发展。当前,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与有限的家庭养老功能的矛盾下难以为继,而机构养老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也陷入了困境。在这种养老背景下,结合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优势的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成为有效应对养老问题、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养老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社区居家养老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服务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均、个性满足不够等问题阻碍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持续发展。由此,要促进我国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应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精准供给,同时考虑区域差异和群体差异以进行更好协调。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社区照顾理论、社会支持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探究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差异及影响因素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利用CLHLS数据,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满足现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普遍较高,但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矛盾,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群体差异。再次,通过构建MIMIC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状况和外部支持两个层面探究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个人状况和外部支持因素对于老年人,甚至是不同区域、不同群体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基于差异性准确识别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要以需求为导向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