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特别是在三峡库区和四川盆地普遍存在一类十分特殊的滑坡,这种类型的滑坡多发育于近水平砂、泥岩互层的岩体中,岩层倾角一般仅3°~5°,最陡者也不超过10°,如三峡库区的万州和平广场滑坡群、重庆巴南麻柳嘴滑坡、四川省冯店垮梁子滑坡、宣汉县天台乡滑坡和在修建成(都)南(充)、成(都)绵(阳)高速公路过程中发现的多处这种类型的滑坡。由于该类滑坡滑面近于水平,常在暴雨期间,受岩体裂缝中充水的静水压力和沿滑移面扬压力的联合作用而被水平推出,故称其为平推式滑坡。试验结果表明,平推式滑坡的滑带土内摩擦角往往大于滑面倾角,按照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没有特殊的原因,在近水平的,甚至反倾的基岩坡体中很难发生大规模的滑坡。因此,该类滑坡的成因机制一直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同时也颇具争议。张倬元、王兰生等人基于大量工程实例的研究表明,该类滑坡多发生在近水平层状体斜坡的滑移—压致拉裂或塑流—拉裂变形体中,具有间歇裂隙充水和承压型水动力特征。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平推式滑坡这一十分特殊地质现象的成因机制,同时对张倬元、王兰生等人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本文分别采用实例分析、物理模拟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再现了滑坡在受岩体裂缝中充水的静水压力和沿滑移面孔隙水扬压力的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的过程,计算得出了滑坡启动的临界水头高度,并归纳总结了该类滑坡在地质结构和变形破坏等方面的共同特征。针对平推式滑坡这类滑坡特殊的成因机制,提出“治坡先治水”,即以排水措施为主导的治理思路及地表和地下排水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并对地表和地下排水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多个该类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发现滑坡滑动后,常在后缘形成不同宽度的拉陷槽,大者可达近百米。因此,特别指出了拉陷槽是地表水蓄积和入渗的天然通道,在其内设置相应的排水措施对滑坡防治工程尤为重要。最后,以宣汉县天台乡特大型滑坡的地下排水工程为例,通过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拟软件MODFLOW,对排水工程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排水工程布置原则进行了进一步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