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5亿人感染乙肝病毒,我国约有0.3亿人患有乙型肝炎,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并发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近万亿元。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仅感染灵长类动物及少数其它物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乙型肝炎至今仍然没有被攻克,其原因主要是免疫耐受会造成HBV感染的慢性化,同时免疫耐受也是HBV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了解乙肝病毒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弄清维持免疫耐受的分子基础及其特征,这是目前攻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乙肝病毒免疫耐受形成机制、弄清维持耐受的细胞学特征和分子机制需要打破动物模型造成的瓶颈。但迄今为止,可以用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的动物模型主要有黑猩猩、小鼠、土拨鼠、鸭等动物,它们由于自身局限性及稳定性而不适合作为常规的实验动物模型;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动物模型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在建模初期就已稳定的整合到动物肝细胞的基因组,形成了病毒与宿主细胞静态相容的结果,因此不能反映病毒侵染过程中细胞内动念变化的过程,更无法达到对免疫耐受形成前后的差异性研究。因此我们选用四环素调控的慢病毒系统来构建乙肝动物模型并实现乙肝病毒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可调控表达,通过人为的控制来研究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免疫状态下动物体内的整体变化情况,以此来对形成免疫耐受前后的体内状态进行研究,预期找出免疫系统的差异性如特异性的分子或者靶点的差异,找到打破免疫耐受的突破口。这对于揭示乙肝病毒特异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弄清维持耐受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及特征,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实验室之前的工作中,已经构建了含有乙肝病毒各个基因(X,P,C,preC-C, S,preS2-S,PreS1-S2-S)的可诱导表达载体质粒系统,本研究中将载体利用慢病毒包装细胞系HEK 293T细胞分别获得含有调控质粒pLVX-Tet-On和表达质粒pLVX-X及pLVX-LS的病毒颗粒,获得的病毒滴度达到可108LPs/mL。将包装获得的病毒等量混合后进行小鼠睾丸注射,每只雄性小鼠的左右侧睾丸内各注射约10μL的病毒,注射后与母鼠合笼,母鼠经过怀孕、分娩生产获得子代FO代小鼠。提取F0代小鼠的基因组,通过southern-blot和反向PCR的方法对子代小鼠基因组内目的基因的整合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经过鉴定后对其中含有四环素调控基因及乙肝病毒部分基因的小鼠进行诱导蛋白质的表达。诱导72h后提取其肝脏组织的蛋白质进行western-blot验证及其对其肝脏组织、肾脏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本实验共获得F0代小鼠共96只,通过Southern-blot和反向PCR的方法对F0代小鼠基因组的分析,在所获得的F0代小鼠中,四环素调控基因阳性小鼠共14只,阳性率为14.58%,乙肝病毒X组小鼠49只,阳性小鼠5只,阳性率为10.20%。将经过鉴定后的小鼠进行诱导,在小鼠饮水中加以浓度为1.5mg/mL的强力霉素(DOX)进行诱导乙肝病毒-X基因的蛋白表达,诱导72h后提取小鼠的肝脏组织及其肝脏组织内总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小鼠体内发现其乙肝病毒-X基因的蛋白表达。经过对小鼠的肝脏组织及肾脏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同样表明小鼠体内组织内存在乙肝病毒的X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