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HT)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及时诊断、有效防治、预后判断等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高血压病为多因素疾病,目前得到公认的危险因素有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水钠潴留、膜离子转运异常、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异常等,其中,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精神应激等因素,被界定为高血压病发病的高度相关因素,从而引起血管壁增厚,血管弹性下降,舒缩功能失调,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致使血压升高。远离或者控制这些因素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高血压的发生和进展具有极大的蔽性大,而一旦进入终末期,出现高血压危象、脑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时,其致死率、致残率明显升高,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构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早期防治以及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临床问题,对其的发病机制和进展期恶化因素的研究成为医学界高度关注的核心。但是,目前对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对其有效防治也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现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以全身的小动脉硬化,血管重塑、管腔增厚狭窄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目前公认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心血管组织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大量产生缩血管活性物质,如AngⅡ、ET、UⅡ等,参与血管重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尾加压素Ⅱ(UⅡ)的独特的生物学作用在高血压病的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为:多种原因如创伤应激、外部环境剧烈变化、长期恶性心理刺激等,使RAAS活性增高、亢进,导致血浆醛固酮增加,水钠储留有关;UⅡ是已知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和促进平滑肌增殖剂,血浆UⅡ水平的升高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导致血管收缩,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同时,血管长期持续痉挛造成血管缺血、缺氧以及UⅡ、AngⅡ等缩血管物质的负反馈作用,可使机体自稳态的代偿性保护机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血管源性扩张血管物质增加,如:ADM、NO等,抑制ET和AngⅡ的释放,拮抗缩血管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抵抗缩血管物质分泌和活性异常的生物学效应,参与血压自身调节,阻止血压过度升高,对恢复血管内皮细胞稳定发挥代偿作用。本实验表明:高血压患者血压(尤其是SBP)越高,其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也就越高,两者呈正相关性变化。同时,我们发现,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降低,其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综上所述,降低患者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是除了监测检测血压外,评价是药物抗高血压作用比较可靠和敏感的指标。钙离子通道抑制剂(CCB)是目前公认的具有明确抗高血压疗效的药物,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通过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影响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Ca2+内流和细胞内Ca2+移动,从而影响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连,对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使心肌收缩性降低,外周动脉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从而降低血压。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吉林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抗高血压药物,具备最佳抗高血压药物应有的起效缓慢且作用时间长、谷峰比值高的特点;在常规剂量下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全身血压,不影响心脏的收缩和传导状态,对心率无明显影响。药理学研究表明:AngⅡ首先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途径和非ACE途径合成的,然后特异性作用于全身系统或局部某个部位(血管、心脏、肾脏和肾上腺)的细胞膜上AT1受体,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是AngⅡ受体拮抗剂——为非肽类衍生物,高选择性阻断AngⅡ受体,抑制AngⅡ的生理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另外,其还可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上腺醛固酮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y, RIA)检测对照组及实验病人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并分析其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同时观察在分别予以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沙坦行抗高血压治疗1周前后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及血压变化情况,探讨患者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与血压的关系,及其在评价药物抗高血压疗效时的临床意义;同时评价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沙坦钾的抗高血压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并探讨其除已知其途径,是否还存在其他途径影响血压。本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通过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y, RIA)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病人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及其在抗高血压(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沙坦)治疗治疗1周前后变化情况,探讨患者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与血压的关系,及其评价药物抗高血压疗效的临床意义。结果分述如下:1.高血压患者外周血RPA、AngⅡ和UⅡ水平检测临床入选病例总共105例,其中高血压病组85例,其中:高血压病1级组37例、高血压病2级组29例、高血压病3级组19例;对照组20例。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显示:各组的年龄、性别比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中主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肝肾功能(AST、ALT、BUN、Cr)等,等,相互之间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y, RIA)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病人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发现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患者组外周血PRA水平分别为:(1.08±0.86) ug/L/h、(2.88±0.98) ug/L/h, AngⅡ浓度分别为:(53.00±37.31) pmol/L、(75.43±43.43) pmol/L; UⅡ浓度为:(31.44±16.18)ng/L和(48.40±20.00)ng/L。高血压病患者与血压正常患者相比,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血压病患者与血压正常患者相比,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均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血压病患者较血压正常患者外周血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发生变化,尤其是缩血管物质(AngⅡ和UⅡ)增加明显,高血压病患者体内存在着血管活性物质紊乱。比较不同程度血压升高实验组患者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差异,结果表明:高血压病1级、2级、3级三组各组外周血PRA水平呈逐步升高态势,组间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AngⅡ水平比较:1级<2级,3级<2级,1级<3级;UⅡ水平比较:1级<2级,3级<2级,1级<3级。即: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与血压升高程度高度相关,但是其升高水平还受其他因素影响。2.抗高血压治疗对患者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的影响从实验第一部分选入病例总66例,其中:高血压病1级组37例、高血压病2级组29例。依据随机设计原理,将入院病例随机分为A组(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B组(氯沙坦钾50mag)。两组间一般资料包括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肝肾功能(AST、ALT、BUN、Cr)等检验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分组后分别予以抗高血压治疗,A组: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 1/日,口服;B组:氯沙坦钾50mg 1/日,口服。应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y, RIA)分析抗高血压治疗前后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无创型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抗高血压治疗前后血压。研究发现:抗高血压治疗前,A、B两组患者血压及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经1周抗高血压治疗后,血压较抗高血压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收缩压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压下降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B组(氯沙坦50mg 1/日,口服)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程度均大于A组(施慧达2.5mag 1/日,口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药物抗高血压效果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A组(施慧达组)显效率低于B组(氯沙坦组)。经1周抗高血压治疗后,A、B组患者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与抗高血压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B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下降程度的影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高血压治疗后,实验A组(施慧达组)和实验B组(氯沙坦组)均达到正常水平,与第一部分对照组(血压正常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及外周血PRA、AngⅡ和UⅡ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