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时滞性特点是保持其稳定性并形成文化类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土家族摆手舞作为时滞性研究的个案切入点,结合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考察摆手舞从传统到现代一方面虽历经变迁却依然不失其灿烂光辉,但同时也因为传统体育文化与当代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差距,使之面临着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等一系列的演变。分析其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时滞性表现,以及对于实现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结论如下: 1)在土家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中,时滞性表现为在社会的流动和转型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与其他相关系统发展的不同步现象。这种不同步来自于文化的隔离,出现了文化的失范,产生了文化的适应与创新,通过保留——变革——再生的模式来开辟土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的新道路。 2)从所调查的个案来看,通过考察摆手舞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发现现代摆手舞出现的多种形态的改造结果并非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原因主要在于:现代社会的认知时滞和改造者的认知时滞。通过对改造结果的评估与分析认为走世俗化的道路让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多样性与同一性并重是摆手舞在社会转型发展中的理想选择。 3)文化的隔离机制保障了土家传统体育文化能够相对独立的发展,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形态,但却难免造成盲目排外的民族心理而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但从隔离机制由自然隔离演变到文化隔离,从现实的实物提升到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可以看出其所筑的屏障是在慢慢的消失。 4)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失范导而致了人们文化心态的失衡,继而产生传统体育文化被边缘化的危机。因此要从政府管理层面的转变入手,让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体育公共文化事业的建构中来,同时加强族民自治以此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村落传承空间让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实现自觉化和常态化。 5)文化自信,一方面是在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反省中正确看待其具备的传统价值,但同时也应该树立一个基本的观念,即文化发展是建立在多元并存的基础之上的。 6)实现土家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最好的途径,变革是文化自觉的内在需求,处理好“源”和“流”的关系,用“两条腿”走路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