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甘蔗品种湖光1号为材料,应用4×4拉丁方田间试验设计,进行常规栽培(对照)、地膜、保水剂、地膜+保水剂4种不同处理的旱坡地甘蔗节水栽培试验。探究不同保水措施对蔗地土壤水分、温度、养分以及甘蔗生长、生理、相关酶基因表达、产量、品质的效应,为旱坡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的制定、创新提供理论参考。经过测试分析,主要结果有:地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旱坡地甘蔗浅层土壤0.88%的水分,增加0~15 cm土层平均温度0.8~2.9℃;使得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从而影响了土壤N、P、K的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甘蔗抗逆生理代谢反应较弱,即受到非生物胁迫较轻。因此,有利于甘蔗早生快发、有效分蘖增加,甘蔗生长前、后期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显著提高青叶数、叶面积指数、株高,从而促进了甘蔗的产量构成因素的有效茎数、茎长、茎径、单茎重的增加而提高产量;但是,由于甘蔗后期生长较为旺盛,致使甘蔗晚熟,表现为1月份的蔗茎蔗糖糖份较低,且甘蔗品质有所下降。保水剂处理可显著提高旱坡地浅层土壤0.31%的水分,增加0~15 cm土层温度0.3~0.4℃。可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提高肥料转化,但由于保水剂有缓释肥效的作用,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如盖膜处理明显,使得土壤养分含量趋于平稳。施用保水剂处理可使得甘蔗出苗、分蘖加快,有利甘蔗的生长,但效果次于覆盖地膜处理。降低了非生物胁迫对甘蔗的影响,使甘蔗抗逆生理代谢下降,提高甘蔗光合作用,使得甘蔗构成因素提高,蔗茎产量较对照高,而低于盖膜处理。但能促使甘蔗早熟,提高甘蔗品质,蔗茎蔗糖份最高,从而使得蔗糖产量较高。地膜+保水剂处理综合了地膜与保水剂的特点。该处理下,显著提高浅层土壤0.50%水分,增加0~15 cm土层温度0.2~2.3℃。促进土壤有机质转化,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可控释肥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更好协调土壤温度和水分,减少非生物胁迫对甘蔗的影响。从而促进甘蔗早生快发,萌芽率、分蘖率显著提高,促进光合作用,有利于甘蔗生长发育,提高甘蔗产量、品质,经济效益高,值得推广使用。通过主成分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表明,地膜处理更有利于土壤保温保水,对土壤养分效应更好,更有效降低了非生物胁迫对甘蔗的影响。保水剂处理则更有利甘蔗光合作用,提高甘蔗品质,但蔗茎产量低。地膜+保水剂处理则在甘蔗生长发育方面表现更佳,蔗茎、蔗糖产量最高,其他方面居中,因此综合效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