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陶东风为代表,针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本质主义”症结的分析和批判在当下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积极的响应者,认为“本质主义”式的思维方式实在要不得;也有彰明本质式的理论思维所应有的优势的反思者。但是无论如何,大家就立足中国现实积极促进文学理论知识生产,防止任何“主义化”的专断认识这一点是达成共识的。无论是维护本质式的文学研究方式的学人(这主要表现在对于传统的审美自律论文学研究的坚守),还是报以警惕姿态来谨慎地吸收“反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学者,大家对知识生产的专制化和僵化等均予以拒斥。大家对于基本问题的讨论仍是遵循学理立场的严肃审视和考察,如果说存在一些较大分歧的话,笔者认为大致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本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等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一些差异。许多商榷文章都针对这一问题而来,直接地衍生出下列提问:“本质”之于文学认识是否是必须的?我们研究文学是否一定要追问文学的本质为何?对于文学现象的归纳、考察式的研究是否必然导向“本质主义”?中国文艺学教材以及当下所谓文学研究的危机是否就是“本质主义”式的知识生产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必然导向于对基本概念的批判性考察。第二,出于对以上理解上的分歧,直接导致对于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反思的分析。文学理论教材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文学理论教材应该展现和建构什么样的文学?关于文学的理论应该怎样讲述出来?这些问题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框架中构成热议的焦点。第三,当下中国,在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对峙并共存的背景下和各种理论思潮多元交错互渗的生态格局中,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也呈显出对多元对等、综合创新的理念的推崇。如何使文学理论的建构在多元语境和多元价值中凸显出自我的独特本性而又能平衡宏大叙事和个体小叙事,使文学理论在多元的张力中找到新的生长点,这是一个难题。对于以上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构成了本文写作的主要关涉点,也同时奠定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但是,本文并不是对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理论思潮的全面梳理与评析,更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研究,而是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思想在文学理论的框架内来讨论。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反思语境与“反本质主义”的历史出场。主要立足于上世纪末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大潮对于文学理论知识建构的影响,来看待新世纪反思“本质主义”思路的历史出场问题。主要以陶东风为代表来阐述其对于“本质主义”思维与文艺学学科的反思问题。第二章:“反本质主义”旗帜下文学理论疆域的拓展。本章阐述“反本质主义”思路对于文学理论知识建构的创新启示:一是对于“政治”概念的重新厘定,彰显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品格;一是破除文学审美自律论,强调历史性的理解文学场的生成。第三章:“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西方语境与中国问题。首先立足西方语境梳理“本质”(本质思维)的生成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参照现代主义(性)与后现代主义(性)的承接关系来辨析“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区隔性和继承性。其次,梳理西方语境中“反本质主义”之于文学认识的影响。最后,回到中国当下问题域中,辨析陶东风对于“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理解。阐明在文学研究危机与文化研究崛起这样的语境中,“反本质主义”作为文化研究的政治策略性。第四章: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关系主义。本章主要涉及:1、“反本质主义”究竟“反”什么?2、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症结在哪?是“威权主义”还是“本质主义”?3、何为“关系主义”?“关系主义”是克服“本质主义”的一条坦途还是“本质主义”的变体?4、“反本质主义”给文学理论的真正启示是什么?最后,文章认为应该把“反本质主义”理解为“本质主义”自我反思的结果,只有在这样“旧中新”的思路中方才能理解其“开放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