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倍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自然界及人工的多倍体动植物也普遍存在。染色体组的多倍化是推动植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多倍体现象以及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导的多倍体,还简要描述了其繁殖机制,从而抽象出多倍体的繁殖方式,再结合引入有性Penna模型,建立起多倍体的Pcnna模型,制定繁殖机制,使任意两个性成熟个体无论它们是几倍体都可以随机结合,繁殖出相应的后代,进而形成群体的演化。将建立的多倍体模型与单倍体、二倍体模型进行定性的比较,发现它们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在相同的外界条件和参数下,我们要观察基因位串的每一位的显隐性对群体动态稳定时的倍数所起到的作用。为了使计算在可执行的时间内,设定16位长的基因串,使用Penna模型的参数,并设定多倍体上限和初始的多倍体分布比例,从而制定出数值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每一种位串显隐性分布情况对应的种群演化倍数。在处理数据结果时引入每一个基因位的影响力,F<,i>(1≤i≤16),通过F<,i>的值体现每一位的呈显性时对最终群体平均基因串倍数的影响程度。通过比较发现,基因串第2,3,4位的F<,i>值明显比其它位小,并且这三个值很接近,而第1位却和其它的几位的F<,i>值彼此间很接近,即第2至5位的显隐性对群体稳定时基因串倍数的影响能力最大。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自然界和人工状态下的多倍体生物现象,第二部分着重介绍Penna模型及多倍体Penna模型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建立多倍体的Penna模型,确定计算方法、计算出数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影响力、灭绝比例等指标进行考察,并改进算法计算出更进一步精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