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也逐年升高,患者并有年轻化趋势,患有冠心病需要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虽然冠心病本身并不是外科手术的禁忌症,但由于冠心病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差异性大,因此一些患者易出现心脏不良事件。非心脏手术中的诸多因素如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液体出入量等均可加重患者的心肌缺血,成为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有研究表明,大约30%围术期并发症以及50%术后死亡病例的罪魁祸首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ents,PCE),而对于确诊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其PCE的发生率会更高,手术风险就更大,因此于术前对行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进行预测,是避免围术期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措施,但相关研究和报道目前尚不充分。近几年已有研究证实,血浆BNP水平高低程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国外学者研究报道,患者术前血浆BNP浓度大于100pg/mL时,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性高。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BNP有望成为评估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出现心脏事件的一个较好手段,且其作用优于传统指标肌钙蛋白(cT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本临床试验拟研究术前血浆BNP浓度和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发生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以及BNP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其中腹部手术78例,胸部手术50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为56.3±11.9岁,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50例。均以《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为冠心病,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MI)患者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6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1例。每位患者术前停服阿司匹林,继续常规服用ACEI、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药物。所有患者于手术前24h及术后2h分别静脉取血,以测定血浆BNP水平。按术前所测BNP浓度将患者分为2组,A组术前BNP浓度≤100pg/mL,共69例患者,B组患者术前BNP浓度>100pg/mL且<400pg/mL,共59例。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A、B两组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MI、UA和SA三组术前和术后BNP水平变化情况,其中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B两组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及术中均未出现心血管事件,所有心血管事件均出现于患者术后。A组中有3例心血管事件发生,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冠心病患者中有15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5例,经统计分析,两组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术前BNP水平>100pg/mL且<400pg/mL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比BNP水平≤100pg/mL的患者要高。2MI、UA及SA三组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各组术前、术后BNP浓度变化情况:MI、UA及SA三组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10例、7例和1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是23.8%、10.8%和4.8%;MI组患者术前和术后BNP浓度分别为(367.3±74.4)pg/mL、(407.8±96.3)pg/mL,UA组患者术前和术后BNP浓度分别为(178.7±62.1)pg/mL、(182.1±59.7)pg/mL,SA组患者术前和术后BNP浓度分别为(45.2±23.7)pg/mL、(44.0±21.2)pg/mL,经统计学分析,MI组术前、术后BNP浓度变化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UA及SA组术前、术后BNP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冠心病程度较重的MI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BNP浓度变化较大,出现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机率也较大,而程度相对较轻的UA和SA患者术后BNP浓度变化不大,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较小。结论:1术前BNP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发生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预测因子,即患者术前BNP水平越高,围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越大;2非心脏手术对BNP浓度明显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有较大影响,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