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疗法是由高尔特(Galt)于1848年在美国精神病学年会上首先提出来的,1916年开始逐渐被应用于焦虑症、攻击行为、恐惧症等问题的治疗,显示出其独特的心理治疗效果,这主要是与其以下理论基础及特点有关。阅读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认同、净化及领悟三大机制说。该种心理治疗方法具有契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有效针对儿童抑郁症的独特症状表现、帮助儿童更好地发现与表达自己、安全经济等特点和优势。本研究提出,在儿童抑郁症治疗中引入阅读疗法的构想,主要是基于抑郁症儿童的患病率较高、现有治疗方法疗效不佳、阅读治疗在儿童心理治疗中已经取得较好效果等原因。为了验证阅读疗法在儿童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并将其疗效与认知疗法进行对比,研究选取36名10~15岁儿童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个组,每组12人,分别为阅读治疗组、认知治疗组、控制治疗组,其中控制治疗组被试接受的心理治疗延迟到实验组心理治疗结束时才开始。所有被试组在心理治疗完成后3个月均接受了追踪测试。结果显示:阅读治疗组和认知治疗组的抑郁测评指标,以及症状恶化程度后测结果均有明显下降,而且疗效稳定;阅读治疗组的疗效更为明显和更为稳定,其在3个月后追踪测评结果基本都处于最低分值;控制组的各项指标变化不大或略有下降。从验证实验看,阅读治疗对儿童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适合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治疗的有效性,并对阅读治疗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实验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质化研究。具体做法是选取完成阅读治疗的16名患者,通过录音、观察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各种研究资料,采用类属分析的方法,对资料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构建出治疗师、治疗过程、阅读材料三大影响治疗效果的核心类属。从质化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儿童阅读材料的适合性、治疗师的态度和专业性以及阅读治疗过程中认同、净化和领悟机制的作用共同促成了治疗效果的出现。综合来看,阅读疗法在儿童抑郁症治疗中具有适合性及良好疗效,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及认知水平,是未来值得推广的儿童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