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我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德育教材为分析文本,总结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学德育教材变迁的特点。通过此研究,希望对我国未来小学德育教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文献法梳理前人的相关研究,利用频度统计法查找有用的信息并构建自己的研究框架,再用内容分析和频度统计方法对三版教材进行详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依据上述思路,该论文分成四个部分,分别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说明选择小学德育教材进行研究的理由,阐述对小学德育教材变迁进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及选择研究对象的依据和研究方法的确定,并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分析,构建本研究所使用的分析框架:三个阶段的版本教材和五个分析维度。三个阶段的版本教材为:初步形成阶段的86版教材、全面建设阶段的92版教材、完善成熟阶段的2002版教材;五个分析维度为:教材结构、教材内容、教材呈现方式、教材价值取向、教材习题设计。 第三部分,教材变迁的过程分析。运用分析框架对86版、92版、2002版三版教材进行分析比较。 第四部分,结论。通过对三版教材比较,总结三版教材变迁的总特点,希望对以后小学德育教材建设有一定意义。 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教材结构的变化经历了以学科知识为主导到以学生生活为主线转变的特点; 2.教材内容表现出从注重政治性到注重知识性再到注重生活化的变化特点; 3.教材呈现方式则是从单一、严肃到丰富、活泼; 4.教材价值取向体现了从关注教材的社会功能到关注教材的个体功能的转变特点; 5.教材习题设计呈现出从单一的题目变为形式多样的综合题目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