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丹参系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有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调血脂、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等作用。但是其对缺血心室肌细胞的直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心肌细胞的缺血环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丹参对缺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L-型钙电流(ICa-L)、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以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其对缺血心肌细胞保护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丹参系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有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调血脂、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等作用。但是其对缺血心室肌细胞的直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心肌细胞的缺血环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丹参对缺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L-型钙电流(ICa-L)、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以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其对缺血心肌细胞保护作
其他文献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或粘膜轻微外伤后出现水疱为基本特征。根据大疱形成的位置可分为单纯型、交界型和营养不良型(DEB)。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将DEB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DDEB)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RDEB)。根据皮损的分布、形态特点,DDEB又可分为:白色丘疹样型(Pasini型)、Cockayne-Touraine型、Bart综合征、新生儿短暂性大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是银屑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在白种人中高达2%,而在中国人中的发病率为0.123%,据此估计中国的银屑病患者己经超过300万。近年来,国外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在染色体6p,171,4q,1q,3q,19p和1p上确定了7个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分别为PSORS1、PSORS2、PSORS3、PSORS4、PSORS5、PSORS6和PSO
目前从植物中寻找抗肿瘤药物,在世界上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规定的方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绵萆薢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为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成分,本实验对这两部分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绵萆薢为一传统中药,具有祛风、利湿作用。主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湿热疮毒。本实验对绵萆薢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活性部
本实验通过制备含双歧杆菌的海藻酸-聚赖氨酸微囊,解决其易受胃酸和胆汁酸破坏而死亡的问题,以提高双歧杆菌在胃肠道中的存活率。以吲哚美辛和扑热息痛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模型药物,采用气体雾化技术制备海藻酸微囊, 考察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输送速度和氮气压力对海藻酸微囊粒径的影响, 探讨药物溶解度对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以及冷冻干燥时间与微囊含水量的关系,优化制备工艺。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含双歧杆菌的海藻
目前,肿瘤化疗进入平台期,寻找有效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AI)已成为抗肿瘤新药研究的一个热点。为了探讨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是否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法(Chorio Allantioc Membrane CAM)对木贼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了抗血管生成活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木贼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具有一定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在此药理实验基础上,对木贼进行了化
本课题观察了强肝消脂胶囊对不同方法所致的动物脂肪肝及肝损伤的影响。实验采用乙硫氨酸(DL-E)致小鼠脂肪肝模型、四氯化碳(CCl_4)和乙醇致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硬化模型、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肝切除小鼠模型等。在DL-E致脂肪肝动物模型中强肝消脂胶囊可明显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TG)含量,而血中β-脂蛋白、血糖含量升高,胆固醇及血脂含量也有相对升高的趋势。在四氯化碳和乙醇致肝损伤动物
目的:通过几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和它的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和它的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在银屑病病损皮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这些生长因子与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切取银屑病病人的病损皮肤、非病损皮肤和作为对照的健康正常人的正常皮肤,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三种生长因子和其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和它的受体(NGF、NGFR)、表皮生长因子和它的受体(EGF、EGFR
汗孔角化症是一组遗传性皮肤病,其病理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虽然临床上至少包括五种不同类型,即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isseminated superficial actinic porokeratosis,DSAP)、掌跖合并播散性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 plantaris palmaris et disseminata,PPPD)、经典斑块型汗孔角化症(porokera
以稻瘟霉模型为活性检测手段,进行活性追踪分离,从太平洋侧花海葵(Anrhopleura pacifica)的醇提物中获得32个化学成分。采用多种波谱手段(IR,EIMS,FABMS,ESIMS,GC/MS,1HNMR,l3CNMR,DEPT,.1H-1H COSY,HMQC,HMBC)和化学方法(水解,乙酰化等),鉴定了其中的2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胆甾醇(1) ,5α,8α-过氧麦角甾-6,
寻常型银屑病遗传流行病学及遗传模式分析 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是一种在临床上有显著特征的炎症性、过度增生性皮肤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在自然人群中的患病0.1%-3%。在北美及北欧白人中约有2%的人患病,但在日本及北美、南美的黑人中患者相对较少。我国1984年全国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总的患病率为0.123%,目前患者己超过300万。有关银屑病的病因学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