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ng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七氟醚-瑞芬太尼、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3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瑞芬太尼组(S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组(P组),每组15例。以异丙酚2mg/kg、芬太尼4 μ g/kg、咪唑安定0.03mg/kg、维库溴铵0.1mg/kg快速诱导,麻醉维持在持续输注瑞芬太尼10 μ g·kg<-1>·h<-1>的基础上,S组复合吸入0.5~1MAC的七氟醚,P组复合输注4~6mg·kg<-1>·h<-1>的异丙酚。根据MAP、HR调整具体麻醉深度。如MAP持续增高(>基础值的20%)或HR持续增快(>100次/min)超过5min,并在预定范围内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和异丙酚输注速度无效则该病例予以排除。采用Bioz.com监测仪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后至气腹前1min,气腹后1min、5min、10min、15min、20min及气腹排气后1min、5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心肌收缩指数(ACI)、左室做功指数(LCWI)。手术结束即刻停用所有麻醉药,记录从麻醉药停止开始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能按指令完成睁眼、点头、握手等动作)及拔管的时间。 结果: 气腹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同,即HR、MAP、SVR、LCWI升高,CO、SV、ACI下降,气腹排气后各指标与气腹期相比有所恢复,所有指标在各时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LCWI、ACI在气腹前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O、SV、SVR在P组分别以气腹后1min、5min、10min的差异最为显著(P<0.05),但在S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MAP在气腹后5min、10min均显著升高(P<0.05),P组的最大上升幅度为25%,S组的最大上升幅度为18%,S组的波动幅度较小。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在复合瑞芬太尼的基础上,低浓度(0.5~1MAC)的七氟醚麻醉比异丙酚麻醉更有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两种麻醉方法的苏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围绝经及绝经早期妇女的HRT使用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探索围绝经及绝经早期妇女保健模式和方法、进一步的开展围绝经及绝经早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对照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梦想,但是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尤其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并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这也直接阻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