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死观是人们关于生与死的最基本的看法及认识,它影响着人们对待生与死的态度,进而影响处理与生死有关的事情的方式。国内外对生死观的研究集中在大学生、临终病人等特殊人群,对民族生死观研究甚少。国内对生死观研究集中在宗教学、民族学等领域,研究角度单一。生活在云南西南地区的傣族是几乎全面信仰小乘佛教的少数民族,在宗教影响下体现浓厚宗教色彩的生死观念。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个别访谈等方法,提出了云南傣族的生死观理论构想,编制了云南傣族的生死观问卷,经过初测后修订形成正式问卷。研究者用该问卷对云南地区的702名傣族群众进行了调查,并对312名汉族群众进行了调查,并对样本的族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信教状况等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并从比较中看到汉族与傣族生死观差异,总结了云南傣族的生死观特点。随后,研究者深入到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和云南德宏傣族村寨考察生死观念状况,对西双版纳傣族和德宏傣族生死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云南傣族生死观念缘由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
(1)自编的云南傣族的生死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云南傣族的生死观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五个维度:灵魂转世、死亡恐惧、葬礼事宜、生存感悟、死亡认识。
(2)总体上,云南傣族生死观在五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正向趋势。各维度得分的排序依次为:生存感悟、死亡认识、死亡恐惧、葬礼事宜、灵魂转世。
(3)汉族在傣族生死观问卷的五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傣族和汉族在灵魂转世维度上差异显著,傣族得分高于汉族。
(4)傣族性别在灵魂转世维度上差异显著,男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
(5)55岁以上被试组在五个维度上得分最高,29-54岁年龄被试组在灵魂转世及葬礼事宜维度上得分高于18-28岁年龄组被试。
(6)文盲组在五个维度上得分均高过其他组,小学组与文盲组差异不大,中学/中专组在个别维度高于大专以上,大专组总体得分均低于其他各组被试。
(7)傣族信教11年以上组各维度上得分高于其他组,不信教组是各维度上得分最低的,各组差异显著。对比研究中,汉族信教6-10年得分在灵魂转世、死亡恐惧、葬礼事宜、死亡认识上得分高于其他组。总体来说,傣汉在信教状况上差异显著。
(8)傣族和汉族与信教状况在灵魂转世维度上的交互作用显著,信教状况傣族和汉族中存在显著性差异;民族在信教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
(9)云南傣族生死观共同特征是:总体趋向宗教性;影响因素多样性;内容呈现多样性;信教状况与文化程度影响较大。
(10)对西双版纳傣族和德宏傣族进行对比分析:宗教信仰影响灵魂观念显著,基本一致;死亡恐惧同感性较强,呈现规律性;生存感悟体现价值思想,命定思想;丧葬仪式迥异,体现不同民俗;死亡认识体现灵魂观,宗教归宿;民俗文化区域性显著,体现不同民风。
(11)云南傣族生死观缘由总结:强势宗教习俗传承,渗透傣族生活方方面面;民族团结求同心理,丧葬仪式体现宗教信仰;跨境民族文化交融,传承独特民俗;高度民族认同度,固守文化与家园;多神崇拜促进魂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