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师》中的狂欢与复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uci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福尔斯(1926—2005)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巫术师》(1965)是其出版的第二部小说,但却是作者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初版之后,他仍然不断进行修改,并于1977年出版了修订版。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最为明确地表达了福尔斯小说的一贯主题:对自由的信仰与强调。现有的国内外评论也确实主要围绕《巫术师》中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展开。但是,本文欲另辟蹊径,通过研究福尔斯哲学笔记《智者》,探寻巴赫金对话主义对福尔斯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进而从复调与狂欢视角诠释《巫术师》自由主题背后蕴藏的对话精神。引言部分首先对《巫术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加以归纳和评述,接着简要介绍巴赫金的狂欢和复调理论以及论文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追溯福尔斯小说对话精神的源头。福尔斯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哲学家,其次才是小说家。如果说他的小说常常令人眼花缭乱,那么他的创作观则在其哲学笔记《智者》中得到了更为清晰的表达。因此,本章聚焦于《智者》,从中梳理出福尔斯对大众与精英、女性与男性、死亡与再生等诸多关系的认识。虽然在战后西方社会科学主义和精英文化大行其道,但是在福尔斯看来,女性比男性、大众比精英、感官比理智更贴近现实与真理。因此,只有对主流文化视域中的他者予以包容与尊重,并与之展开平等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艺术自由。对《智者》的探究,显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福尔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对话主题”。第二章阐释《巫术师》中的狂欢精神。《巫术师》中的人物与事件呈现出明显的“双重性”。在精神与肉体、死亡与新生、加冕与脱冕的对立中,福尔斯显然更青睐后者,因为在它们之中蕴藏着一种颠覆潜能。当一切有关精神领域的东西被“降格”到物质与肉体层面,小说主人公尼古拉斯才挣脱了现实秩序的束缚,在肉体愉悦中恢复对生活的感知,在死亡体验中获得新生与成长。第三章分析《巫术师》中的复调艺术。《巫术师》中的复调艺术体现在人物与人物之间、主人公与自我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全面对话关系上。福尔斯放弃作者对文本的控制权,将人物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展开大型对话;在尼古拉斯成长过程中,叙述自我与体验自我展开微型对话;多重叙事声音的并置以及与莎士比亚《奥赛罗》的互文,打破了任何独白的企图,使得这部小说在结构上更具复调性。总之,复调与狂欢使得《巫术师》的意义愈加不确定,同时也愈加具有颠覆性,从而更加强化了这部小说的“自由”主题。
其他文献
根据认知冲突情境理论设计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教学实验,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使两根相同的蜡烛分别出现了熄灭和变亮的不同现象。对实验的试剂选择、操作要点等方面进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需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本文以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角度,简要分析
中小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活跃的经济体,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期间费用持续上升,成本不断加大,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中小企业的
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实际出发,重点分析了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难点问题——认识问题、资金问题、规划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把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的政策思
过去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多倾向于研究其科学价值,然而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若单以自然科学来解读课堂教学,从教学实践出发将失去了它的真面目,本文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数学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是高职高专电气及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课程内容繁杂且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本文在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
面对新的形势,新情况,抓好师德师风的建设,必须坚持“创新”的理念,其主要方面有三;一是要从“科教兴国”和“以德治国”的战略高度使学校和每个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目前,随着信息的增长速度加快,人们对于信息的选择显得越来越困难,过多的信息每天向我们袭来,因此能够及时而准确地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且有意义。目前出现的交互
在多民族国家与文化多元国家的背景下,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挑战,特别是社群主义的批评。威尔·金里卡在为自由主义辩护的同时提出了文化成员身份这个概念,以
青岛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一直受到诸多领域学者的赞叹与关注,成为近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成功典范。当代的青岛,在城市规划、文化底蕴和旅游开发上,仍有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