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修正薪酬决定模型的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管薪酬机制致力于解决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由于现代公司具有所有权和控制权相互分离特征,产生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旨在通过设立合理的薪酬契约,实现对公司高管层经营行为的激励与约束。经典理论认为,最优的高管薪酬契约应当是反映公司业绩的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的线性组合。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由于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系统性风险,并且高管人员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其行为,因此,最优的激励组合应当包含公司系统性风险和人力资本特征在内。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上市公司2005-2009年度高管薪酬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是否存在“偏高”现象。本文提出,高管薪酬包含水平薪酬和垂直薪酬,前者表现为高管薪酬的整体水平,后者表现为高管层内部级差薪酬现象。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公司规模、公司业绩、高管特征及公司所处区域变量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有着显著性影响,而显著性影响高管层内部级差薪酬的因素分别为竞争者数量、公司规模、公司治理特征及公司所处区域发达程度。当将样本分为金融行业样本和非金融行业样本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对金融行业样本有着较强的显著性影响;当使用董事薪酬替代管理者薪酬进行研究发现,公司经营系统性风险对董事薪酬有着显著性影响。进一步,本文使用回归线预测法实证检验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高管薪酬水平。分析发现,金融危机之后年份高管薪酬水平与金融危机之前年份比较,均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性。级差薪酬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结论证实锦标赛理论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级差薪酬现象时是成立的。   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相关建议,并提出了可以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农村收入分配改进。 
期刊
金融危机过后,整个世界将更多的目光从经济总量增长转向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于中国来说,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问题更是让人们意识到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很大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央行越来越重视货币政策在传导机制中发挥的作用。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环节,即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到股票市场,以及股票市场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