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下的内陆河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s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陆河流域作为一个脆弱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水资源是最根本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但由于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挤占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形成水资源分散、高耗、低效利用的格局,导致资源型缺水和结构性缺水的双重矛盾。其矛盾的焦点在城-乡互动链条,如果农村人口不能从土地中转移出来进入城镇,那么水资源分散、低效利用的状态就不会改变,城乡用水的矛盾也难以根除。因此,要解决水资源的双重压力和低效配置格局,必须将农村地域的人口和劳动力通过合理的途径转移出来以及实现劳作方式在空间分布上的转变,否则上述矛盾依然持续存在。因此,考虑在水资源短缺条件下,通过产业结构的演变升级实现“产业移人”模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是顺应了西北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首先,以水资源承载力和绿洲稳定性为前提,通过对现状水资源自然赋存格局和变化状态,时间、空间分布与利用关系的分析,透视其资源性缺水与结构性缺水,证明水资源条件的约束性持续存在并有加重的趋势。 其次,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产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益进行分析,揭示出农村劳动力就业配位与水资源利用配位具有高度一致性,也就是说水资源的用水大户占用了大量劳动力,产业效益却比较低。 再次,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为前提,通过“产业移人”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向用水效率高的产业转移,具体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内部转移和产业外转移,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指向,并且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水资源约束下的城镇劳动力吸纳规模,以及产业结构演变下的劳动力转移规模。 最后,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条件下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包括创新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城乡人口管理制度创新,根除体制外生存状况。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ArcGIS9.0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来组织长春市的交通数据,在前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组成和发展历程,进而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Geodatabase,从而
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激烈,以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急剧加强。在环境意识不够深入、治理投入难以跟上的现实情况下,导致了
学位
材料一:  我国2000年建成了北斗导航实验系统,这是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告诉记者,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是一个区域系统,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内的定位服务。虽然只有三颗卫星,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在海上定位也可达到二三十米的精度,它是一个双向定位系统。双向授时,可以达到20纳秒,比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授时精度
期刊
选取典型石漠化村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石磬村作为研究区域,并选择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即耕地、坡耕地、林地、金银花地以及荒草地,比较这五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