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中已有描述汉水流域的民歌了。在长期的移民文化及地域文化的影响下,紫阳民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2004年,紫阳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歌)之乡”。2006年,紫阳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歌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像小溪一样时刻处于“流”态,所谓“流水不腐”就是这个原因。如今,民歌的生态环境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歌本身的衍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处于即将“断流”状态。因此,新时代紫阳民歌的“活”态传承就显得尤为关键,让它即沿着传统风格义融入时代生活元素向前发展。新时代的各种音乐元素铺天盖地的充斥着我们的耳朵,但我们对传统却了解的越来越少了。为此,文章从传统紫阳民歌的曲调入手,对各种音乐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并挖掘出隐藏于现象背后的一些技术性规律,以期为新时代的紫阳民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全文共分五章,三个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首先探讨紫阳民歌产生的地理、历史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传统审美理念。其次,通过传统审美理念与现代审美理念的对比得出紫阳民歌必须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最后,从宏观上对紫阳民歌的各种体裁做一简单概述。第四章为第二部分,也是文章重点。结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分析理论,对紫阳民歌曲1调中的各种音乐现象做了详细的分析解读。在旋律上,从音程、节奏、节拍、润腔、衬腔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其特点;调式上,围绕徵调式和羽调式展开分析,把两种主体调式的各种表现性及变化性做了详细分析;曲体结构上,以乐段为中心,详细解读各种不同结构的乐段构成规律及表现性;多声现象的探索上,以劳动号子和锣鼓歌中的多声现象为依据,分析它的形成原因、组合方式、和音特点。第五章为第三部分,也是文章的创新之处。通过第四章音乐现象的分析与整理,探寻现象背后的一些“技术规律”。旋律发展中的重复、变奏、动机贯穿、“拱形”等手法;结构发展中的句法对比、“赶句子”的内部扩充和阻碍终止的外部扩充等手法;调变化上的接近西方和声体系的转调四环节等。这些技术手法的探寻其实是对紫阳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音乐逻辑思维的一种发掘,把这种逻辑思维上升到技术理论的高度,用来指导新时期紫阳民歌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