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幕“暴力美学”作为电影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的戏剧魅力不仅在于形式的好看、刺激甚至血腥,而且在于观影体验中现实压力的情绪宣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电影学研究对话中,“暴力美学是什么?”、“暴力美学究竟美不美”成为历来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电影学角度阐释“暴力美学”之概念,并通过对电影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暴力的银幕表现和发展作出历时性的读解,完成银幕“暴力美学”的代际划分。为了研究银幕暴力的美学表现,本文结合电影类型批评研究的方法来解析不同电影类型对于暴力内容带有仪式感的形式营造以及暗含的心理机制。按照当代电影类型批评研究的思路,选取美国、香港、日本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宏观生存语境和微观电影文本解读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电影类型进行研究。首先,宏观生存语境决定了不同国家电影文化生存土壤。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生态在全球化潮流中表现为不同地区电影文化交流以及电影类型的融合;另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科技以及民族文化都决定了电影类型的演变。本文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反映电影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产业环境变化不可避免影响了某些电影类型的式微和某些电影类型的流行。其次,微观电影文本的解读和归类揭示了不同电影类型对于“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以及相关类型的深层心理机制。电影类型体现为某些叙事惯例,这些经过市场检验的表达方式最后形成了成熟的电影类型,而对于银幕“暴力美学”而言是对于各种暴力技巧如武打和枪战的艺术化进行一种形式主义的探索和挖掘。从心理机制上来说,“暴力美学”根植于人类原始的攻击本能即弗洛伊德所谓“死本能”,借以银幕中的暴力场景的想象性建构去发挥身体运动机能的极限而产生毁灭性的攻击力量带来快感,从而在银幕中完成现实世界中人的精神危机的代偿性解决(和宣泄)。银幕“暴力美学”既符合电影的上镜头性的本体,又是一种美学上的“乌托邦”理想,而且还是一种电影极端表现主义和娱乐形式的影像表达。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美国、香港、日本等对银幕“暴力美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地域电影作为研究地理空间,它们的常规电影类型涵盖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环境中的暴力题材电影类型也最具影响。最后,除了常规真人电影之外,本文还将动画电影、灾难电影中的暴力成分纳入研究体系,从电影心理学以及电影美学角度进一步探查20世纪90年代隐匿在“暴力美学”影像之中的叙事惯例,并试图还原被电影语言粉饰的人性的欲望与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