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取了六种水生植物(梭鱼草、美人蕉、鸢尾、翠芦莉、慈菇、再力花),通过原位静水培养,比较不同水生植物在夏、冬季削减氮磷的效果,并于冬季实施野外中试试验,评估筛选出的水生植物在冬季净化氮磷的效果。为水生植物净化氮磷污染水体提供参考。夏季原位静水试验于2016年7月运行至2016年10月,共82天。六种水生植物均有一定的净化氮磷能力,综合比较发现,鸾尾、美人蕉净化效果较好,夏季鸾尾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4.3%、80.7%,沉积物中Fe/Al-P降低了 55 mg/Kg。冬季原位静水试验于2016年11月运行至2017年2月,共84天,六种已处于稳定期的水生植物净化氮磷能力相对于夏季有所降低,综合比较发现,鸢尾、再力花去除效果较好,冬季鸢尾对TN、TP、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3.6%、78.2%、41.4%;沉积物中Fe/Al-P降低了 19 mg/Kg。冬季分别对六种水生植物幼苗进行原位静水培养,其中鸢尾、翠芦莉幼苗在冬季有所生长,且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净化效果,鸢尾对TN、TP、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43.7%、43.7%、35.5%,但其净化效率低于稳定期净化效率。2016年11-2017年3月在三明市三元区东牙溪入库支流(TP:0.3 mg/L-0.35mg/L;TN:0.7mg/L-2.7mg/L)处,构建野外鸢尾中试基地,进水水力停留时间:1d,该试验的进水量为10m3/d,植物密度为9株/m2。经过两个月的调试,于2017年3月开始监测,结果表明总磷的去除率达到67%,对TN的去除率达到61%,该系统对TP、TN的去除负荷为17mg/(m2.d)、135mg/(m2.d),有效降低了入库氮磷负荷,将入库水体TP、TN浓度控制在地表水Ⅲ类水质量标准。鸢尾在原位静水模拟试验和中试试验中都表现出较好的净化氮磷效果,适合推广应用,可以根据水质净化目标适当搭配再力花、翠芦莉、美人蕉以提高去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