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BAE全称是“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直译为“以科目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又称作“全面综合性的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模式,它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由美国的艺术教育家艾斯纳教授研究并提出。DBAE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当时艺术教育僵化单一的现状,为美国的美术教育打开了崭新的局面。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这一过程中,DBAE美术教育思想无疑对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例如,教育部出台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就借鉴一些了“以科目为中心的”的美术教育理念。新课标中要求“美术课程要改变美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快乐地学习,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获得尊重与关怀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1],“艺术能力需要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形成,完整的艺术活动包括艺术感知、艺术创作和艺术反思联系起来……”[2]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了DBAE美术教育理论的观点。从目前的研究看,虽然对艾斯纳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的论述比较多,但单独就其DBAE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并不太多。虽然随着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不断发展,DBAE理论也面临着不同层面的质疑和挑战,但立足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现状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无疑也是必要的。本论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问题提出的理论与实践原因,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DBAE美术教育理论的系统完整的研究著作或者文章。对该理论的研究大多是比较简单的评述或者是与其他理论的比较研究。其次,绪论中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做了一个分析,指出目前研究的价值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两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艾斯纳的主要美术教育思想,细致梳理了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并总结了艾斯纳教授在美术教育价值论、课程论和教学论三方面的观点;第二章共分为四节,重点从DBAE理论的概念、产生过程、特点以及具体内容等几个方面对该教育理论进行了细致剖析;并立足于美国本土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该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价值与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论述DBAE理论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启示和影响。首先分析了建国后我国美术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论述了DBAE美术教育理论对这些问题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归纳和整理,对DBAE美术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