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新型的旅游形式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走进乡村,亲近自然,体验民俗文化。我国当前的乡村旅游产业依然停留在初期开发阶段,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素养低、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等问题,对乡村旅游地区农民脱贫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途径,对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进行满意度分析,以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对地方农民增收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从农户的认知角度出发探索乡村旅游对其收入的影响,对促进乡村旅游地区农户家庭收入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其他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选取十八洞村乡村旅游地农户为实证对象,基于农户满意度角度,运用IPA分析法,研究乡村旅游地农户对收入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与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尝试构建乡村旅游地农户对收入的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实地走访,利用深度访谈法对十八洞村乡村旅游地的农户及旅游管理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从而修正并确定了乡村旅游地农户对收入的满意度评价体系,包括自然风光、安全设施、地理位置、民俗文化、特殊政策、交通便利程度、年终分红、租金收入、工资报酬、农产品价格、保障金缴纳、税费缴纳这十二大指标。其次,开展问卷调查搜集相关数据与信息,运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与配对样本T检验,以此为基础构建IPA模型并划分出四个象限,从而凸显各个指标在现实与农户期望之间的差距,识别出影响农户增收的消极因素与亟需重点改善的指标。在文末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地农户增收的对策与意见,并阐述了研究展望。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影响农户收入满意度的几个因素中,自然风光、便利交通、特殊政策的表现性与重要性都很高,可见其影响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且在现实中,这些因素的表现性与农户的期望差距较小。与之相反的是地理位置和工资收入因素,实际表现性与农户期望差距最大,这是各地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改善的部分。租金收益、保障金缴纳、年终分红、税费缴纳这四个因素重要性与表现性均偏低,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后续条件。安全设施、农产品价格、民俗活动这三个因素重要性偏低但表现性偏高,表明以上因素虽然不是最受农户重视的因素,但已经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农户收入的提高发挥正向作用。由此可得出结论:乡村旅游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地农户增收的基石;政府支持为乡村旅游地农户增收提供保障。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乡村旅游地农户增收的对策与意见:保护乡村旅游自然环境,为农户增收提供原始动力;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户增收提供物质基础;健全乡村旅游政策制度,为农户增收提供制度保障;促进乡村旅游文旅结合,为农户增收拓宽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