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是鼻科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SNIP具有术后易复发、容易恶变及侵袭、破坏邻近组织结构等特点,故属于交界性肿瘤。临床上,SNIP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可同时合并鼻窦炎、鼻息肉,且目前对SNIP伴恶变者仍缺乏满意的术前诊断指标,容易误诊漏诊。已知恶性肿瘤可引发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外周血细胞成份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utrophil/lymephocyt ratio,NLR)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SNIP及其恶变的术前外周血细胞成份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NLR在SNIP及其恶变的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SNIP患者4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4例,按是否伴恶变将患者分为两组:SNIP伴恶变组(A组)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0±13岁;SNIP组(B组)4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4±15岁;选取同期在我科住院治疗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30例为C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1±11岁;再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为健康对照组(D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7岁。对各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各组术前外周血细胞成份计数及NLR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各值在SNIP及其恶变的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1)四组比较,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SNIP伴恶变组的淋巴细胞计数(1.86±0.31)显著低于SNIP组(2.26±0.42)、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2.39±0.41)及健康对照组(2.32±0.40)(P<0.05)。(3)SNIP伴恶变组的NLR(1.97±0.22)显著高于SNIP组(1.42±0.25)、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1.35±0.16)及健康对照组(1.37±0.17)(P<0.05)。(4)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6±0.13)显著高于SNIP伴恶变组(0.15±0.09)、SNIP组(0.16±0.10)及健康对照组(0.16±0.10)(P<0.05)。2.行相关分析发现:淋巴细胞计数与SNIP伴恶变呈负相关(r=-0.363,P=0.01),中性粒细胞计数与SNIP伴恶变呈正相关(r=0.339,P=0.017),NLR与SNIP伴恶变呈正相关(r=0.585,P<0.01)。3.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18)、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P=0.044)和NLR值升高(P=0.002)均是SNIP伴恶变的危险因素。4.ROC曲线示: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对SNIP伴恶变均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0.753、0.936),而NLR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对SNIP伴恶变的诊断价值最高。当NLR的界定值取1.71时,鉴别诊断SNIP与SNIP伴恶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均较高,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5%。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伴恶变具有正相关,可作为一种术前预估恶变的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取1.71可作为鉴别诊断SNIP是否伴恶变的界定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