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进入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日益依赖能源的大量投入,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近几十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能源强度虽然持续下降,但一直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强度持续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学者们尚有许多争议。此外,目前多数研究将重点放在提出降低能源强度的调控政策,却较少关注这些调控政策实现本身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是:首先对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然后分两阶段对我国1980-2007年的能源强度变化进行了影响因素分解计算,最后通过构建MACRO模型分析了2005-2020年我国不同调控政策的对降低能源强度的效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一、世界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倒U型”变化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业化过程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变化;而我国能源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能源结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的影响。
二、提出能源强度影响因素逻辑框架图,分两阶段分析了我国能源强度变化主要影响因素。
对1980-2000年能源强度下降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产业结构、部门能效、能源价格三要素分解模型,分析结论是:1980-1988年间,部门能效贡献最大;1989-2000年间,能源价格贡献最大;而产业结构的贡献一直很小。为进一步分析市场化的影响,再构建了市场化、产业结构、部门能耗强度三要素分解模型,分析结论是:市场化贡献先增大后减小;产业结构贡献在前半期较大;而部门能耗强度贡献在后半期贡献较大。
对2001-2007年能源强度先增后降趋势进行分析:采用产业结构、部门能耗强度两要素分解模型,分析结论是:2002-2005年能源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进入重工化阶段及其高能耗特征所致;进入2006年后,我国能源强度逐年下降是由于我国“十一五”节能计划干预的结果。
三、分析了我国不同调控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能源-经济MACRO模型,采用MATLAB程序对我国2005-2020年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通过设定产业结构(参照日本重工化过程)、部门能耗强度、能源价格变化趋势得到2005-2020年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基准情景。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计算分析得出,对2005-2020年间经济发展的影响:(1)调控工业比重下降的两种情形的影响为-0.82%和-0.81%;(2)调控工业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能耗强度下降的两种情形的影响为-1.18%和-1.37%。(3)调控能源价格的三种情形的影响为-2.73%,-6.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