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应用于256层螺旋CT脾动脉成像,分析其可行性;通过256层螺旋CT脾动脉成像观察脾动脉解剖及变异,并探讨256层螺旋CT脾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将100例接受256层螺旋CT脾动脉成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注射高浓度对比剂碘普罗胺(370mgI/mL)50ml+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50例,注射70ml常规浓度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两组注射速率均为4.0ml/s。两组均为在膈顶水平腹主动脉内设定感兴趣区,设定阈值为150Hu,采用自动跟踪技术,感兴趣区内CT值达阈值后自动激发扫描。分别测量两组的腹主动脉腹腔干水平、脾动脉中段及脾叶动脉管腔内对比剂CT值,比较两组的对比剂增强水平,对两组的脾动脉各级分支显示率进行比较,对两组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2选择经临床及其他检查未发现脾脏或脾血管疾病而行256层螺旋CT腹部动脉成像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原始图像重建为0.625mm薄层后传至工作站,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如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观察脾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探讨脾动脉256层螺旋CT成像在腹腔镜脾切除术前检查及部分脾栓塞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并分析256层螺旋CT在脾动脉成像中的优势。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用χ2检验对分类资料及率进行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利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若P <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腹主动脉腹腔干水平、脾动脉中段及脾叶动脉内对比剂浓度比较,分别为:研究组347.7±46.6Hu,321.1±49.9Hu,293.5±50.2Hu,平均320.81±47.43Hu;对照组276.4±47.2Hu,221.7±44.4Hu,175.9±44.0Hu,平均224.67±39.01Hu,各组数据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脾动脉各级分支显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Ⅲ级血管分支显示率高于对照组;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脾动脉起源为正常型者为85例(占85%),起源变异15例,变异率为15%,不同性别间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0,P>0.05)。脾动脉末端分支为集中型的35例,分散型的62例。3例脾叶动脉为一支型,83例为二支型,14例为三支型。显示脾上极动脉10例,脾下极动脉15例。脾动脉起始管径为3.42~8.32mm,平均(5.86±1.08)mm;脾动脉末端管径为1.92~6.41mm,平均(4.24±0.87) mm;脾叶动脉管径为1.20~5.86mm,平均(3.35±0.87)mm;脾动脉主干长度为7.20~19.30mm,平均(12.22±2.09)mm;脾指数113.4~884.0cm3,平均(390.65±151.48)cm3。不同性别间脾动脉起始管径、脾动脉末端管径、脾叶动脉管径及脾动脉主干长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不同年龄组脾动脉起始管径、脾动脉末端管径、脾叶动脉管径及脾动脉主干长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间脾指数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不同年龄组脾指数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脾动脉起始管径、脾动脉末端管径及脾叶动脉管径与脾指数具有相关性(P <0.05),且呈正相关。脾动脉主干长度与脾指数无相关性(P>0.05)。脾动脉在胰尾上方走行65例,在胰尾后方走行24例,在胰尾前方走行11例。结论1256层螺旋CT脾动脉成像中,应用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可以降低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且得到的脾动脉图像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值得临床应用。2256层螺旋CT脾动脉成像能清晰显示活体状态下脾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可以为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术式选择提供依据,并可为部分脾栓塞术提供解剖学参考及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准确控制栓塞程度并选择合适的导管导丝。3256层螺旋CT技术上的先进性及强大的血管后处理分析软件,用于脾动脉血管成像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