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总指挥下,我国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和高效化,生产模式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从低效耗能的粗放型过渡到高效的集约型。究其原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表现为科研水平提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动态进程中,作为以教学、科研为主职能的高等教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力。显然,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解决经济结构转型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以及引入区域创新绩效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区域创新绩效在两者之中发挥的中介效用。首先参照产业集聚程度的测算方法采用区位熵系数衡量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集聚水平;从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产出两方面考虑,采用超效率DEA方法衡量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效率值;基于产业结构升级内涵从技术结构升级、主导产业升级、产品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升级四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的观测数据进行降维,再计算得出每个研究对象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综合得分。其次从空间视角,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省高等教育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完成全局相关分析和局部相关分析检验后,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别对全国及东中西部高等教育集聚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来看还是从东、中、西部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高等教育集聚均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提升,影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东部、中部、西部。最后利用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分位数模型,对不同条件分布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合理客观的讨论高等教育集聚水平对它的影响。再将区域创新绩效作为中介变量引入计量模型,建立三阶段回归模型研究该变量在东、中、西部的中介效应,并与没有加入区域创新变量时的回归结果做比较;研究表明:高等教育集聚、区域创新绩效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高等教育集聚水平、区域创新绩效都对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有促进作用;区域创新绩效在东、中部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而在西部不存在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