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后,许多国家的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自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迅速增长,2012年招生人数已经达到685万人(伏2013)。我国高校日语专业自1999年以来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修2011)1。据国际交流基金2015年度的《海外日语教育现状》的统计,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阶段的日语学习者人数已经达到625,728人,中国成为日语学习人数的最多的国家。中国日语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王(2013)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日语课堂进行了分析,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日语课堂中存在:①学习者主体性的欠缺、②对教室社会功能的忽视、③学习资源的局限三个问题,并提出通过实施协作学习来解决上述问题。修(2011)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为此,不少日语教师将协作学习导入日语教学课堂,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师的协作学习课堂都开展的一帆风顺。中国现有的协作学习研究中列举出了许多在实施协作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例如:协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刘,2014、李,2015、郑,2013、朱·凌,2015、潘,2015、谭,2009)、学生展示的成果缺乏创造性(林,2014)、在课堂上开展协作学习耗时较多,导致教学进度落后等问题(侯,2013、郑2013、李,2015)。这些问题起因于教师、学习者、教育制度、以及协作学习本身等多个方面。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探究日语教师实施协作学习的现状,为推动我国日语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参考。本研究设置了如下两个研究课题:研究课题1:日语教师在实施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遇到了哪些问题?研究课题2:在实施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困扰程度高的日语教师和困扰程度低的日语教师的协作学习课堂具有什么特征?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关于研究课题1,本论文基于已有研究,制作了调查问卷,并于2017年5月实施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收集到了 125名教师的有效回答,通过对研究课题1的量性分析,明确日语教师在实施协作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协作学习前、中、后等不同环节中12项高于总体平均分。在这12项中,有8项为教师在实施协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点。具体集中在“学生参与度”“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学习效率和效果”四个方面。关于研究课题2,本研究基于研究课题1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案例分析。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将参与课题1问卷调查的教师分为困扰程度高的教师和困扰程度低的教师。然后从困扰程度高的教师中选取1人、困扰程度低的教师中选取2人,以此3人为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了受访教师对日语协作学习持有的观念、在课堂上开展协作学习的步骤以及教师在开展协作学习时对所遇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研究课题2的分析结果如下:第一、教师自身的协作学习经历,影响了教师对于协作学习的认识。教师的协作学习理念是教师实施协作学习行为的出发点,决定了协作学习目标的设置、协作学习的步骤、以及协作学习最终的实施效果。第二、上述3名日语教师实施协作学习的步骤基本均为,任务的导入→分组→伴有教师支持的小组活动(多为讨论)的展开→协作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但在协作学习素材的选择、任务的导入方式、分组方法、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及成果展示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则依据教师协作学习理念、学生水平、课程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跨案例分析,可发现困扰程度低的教师会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水平为协作学习选择合适的素材,在导入任务前会将协作学习的理念先导入课堂,教师会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以及教师所期待的效果,能够合理安排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并在小组活动中担任督促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督促者和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疑问的支持者。最后,困扰程度低的教师会选择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形式。分析结果表明,每个环节中的教师行动,都会对协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以及协作学习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针对教师在开展协作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即基于研究课题1的结果),从访谈中可知困扰度低的教师会采取对策有效防止某些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有些问题在这些困扰程度低的教师看来,并不构成问题。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对今后日语教师实施协作学习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实施协作学习前,教师应首先先对协作学习理论进行深入了解,并在设计活动前明确实施协作学习的目的,并在开始协作学习前,将协作学习的理念传递给学生。此外,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日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协作学习的素材。2.在学生的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日语语言方面的支持,并应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灵活安排协作学习时间,有效结合课上和课下的时间,避免出现因协作学习时间安排不当而导致教学进度落后等现象的出现。3.协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积极将课堂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以更好的改进协作学习实施效果。总而言之,减少协作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降低教师困扰程度,可从更新教师理念和改进教学行为两方面着手。希望本文的结论能为改善日语课堂协作学习实施起到一定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