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化浪潮中,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随之而产生的是各类信息成几何级数倍增,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信息获取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快速、高效地从浩繁的信息中获取所需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利用信息,适时构建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学习、工作中。为此,信息素养能力成为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界、教育界重点研究项目。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学生,这一庞大的目标群体更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能否拥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能力关乎国家发展的进程。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信息素养能力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出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存在的不足。经过调查研究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水平,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用于全面衡量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实施,并进一步提出高校在培养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1)介绍信息素养能力理论及组成要素,强调高校学生具备良好信息素养能力的意义,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现状。(2)结合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构建符合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有效促进高校学生自身信息素养能力的发展,力图让信息素养能力成为学生们终身收益的基本能力。(3)实证分析。通过访谈、网络调查等方式,在专家的指导下,依据上述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高校部分学生进行信息素养能力评定,总结实际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依据,以备更全面的完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措施。(4)借鉴国外已有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研究成果,提出我国高校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具体措施。